幾人開開心心的甜食著糖葫蘆,注意到鄰桌有幾名年輕的才子,學(xué)著諸葛亮羽扇綸巾,一席長衫,翩翩公子模樣。
幾人在那里討論著,看樣子像是書生,其中一名拿著筷子,說了一句,
“不知我大梁今年會不會如期舉行科舉考試,以前都在秋季,還有兩個月了,至今未收到任何消息!”
宋梁聽到后,“科舉?”我好像把這個重要的事給忘了。
科舉是為一個國家選拔人才的方法,但是宋制科舉好像也是為了文武百官給準備的,官家子弟名額占七成,貧苦百姓占三成,這樣根本就無法真正為國家選擇人才,所以有必要將科舉改革。
另外一個人笑道:“你擔(dān)心個什么勁,就算是舉行科舉,也落不到你的頭上!你還是就飲飲酒,作作詩得了!”
其余人也是紛紛嘲笑,
“難道你還想中狀元不成?”
“就他還狀元?他要是當(dāng)了狀元,我把門口那堆糞給吃了!”
那人也沒有在意,繼續(xù)與他們飲起了酒。
幾人皆是有了醉意,拿筷子的書生和另一人立即站了起來,互相吟詩作對:
“瓊釀仙飲需滿杯”
“憐及此處無庭樂”
剩下幾人喝道:
“好對,好對,好對!”
另外一人手一舉,剛想準備吟詩,手卻不小心打翻了從旁經(jīng)過的店小二手里的黃豆,而這黃豆調(diào)皮地跑滿一地。
看著這滿地的黃豆,他也不作詩了,隨手抓起一把,放在碗里,
“誰能猜出碗里多少豆子,我便作詩一首贈予他!”
幾人相視一笑,皆是猜不準,眼見無人猜出,那人感嘆一聲:
“想不到,我的詩作今日是送不出去了!”
剛說完,拿筷子的書生,帶著一番醉意,一敲桌面“碗里一共一百二十一顆豆子”
聽完,他認真數(shù)了起來,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二十一顆,
“兄臺,真乃神人,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你剛剛往碗里放豆子的時候,豆子一顆或者幾顆掉進碗里時,我數(shù)出來的?!?
“兄臺,真是好眼力啊,在下佩服!”
說完,立即賦詩一首,相贈書生。
自喜尋幽夜,新當(dāng)及第年。
還將天上桂,來訪月中仙。
詩里行間透露著對仕途的渴望,書生一番感謝,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整個過程被宋梁看在眼里,
“世間竟還有這般神人?此等人才不為我所用,豈不可惜!”
宋梁見他滿臉通紅,濃眉大眼,下巴還掛著些許沒弄干凈的胡渣,鼻梁高挺飽滿,不由得對他也來了興趣。
看他喝完酒,眾位好友都已散去之后,宋梁就出邀請他過來小酌幾杯:
“那位趴著的兄臺,能否過來坐坐,我們喝幾杯!”
聞,他看了過去,宋梁的桌上擺著的還是店里最好的酒,忍不住嘴饞,經(jīng)不住美酒的誘惑,平時都吃喝不上,有便宜不撿是傻子,
“感謝公子相邀,我這就過來!”
說著,端著酒杯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一身酒氣,讓顏欣怡往邊上挪了挪,那人一屁股坐在了李逵身邊,這下好了兩個醉漢你來我往的碰杯喝酒,就像故交一樣。
書生摟著李逵的胳膊,硬是要喝交杯酒,李逵也是來者不拒,丑態(tài)百出,抱著書生,一口一個一個爹喊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書生也是占盡便宜,一口一個好大兒?,F(xiàn)場版的醉酒父子,演的生動形象。
宋梁看他醉的不省人樣,也不打算問啥了,就任憑他和李逵喝著,不打擾他倆的雅興,不要看他身板雖然小,但是卻和李逵喝的禮尚往來。
最后眼看時辰不早了,決定先送他回去,也怕他醉酒出事。
付了酒錢,吳氏兄弟一人一個的扶著走,還好書生經(jīng)常來此飲酒,找到他家并不是什么難事,轉(zhuǎn)了幾個胡同后來到了這個書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