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商道雖然繁榮,但仍有許多空余之處,誘惑極大,譚千秋何嘗不想在江北占據(jù)一席之位,只是前后掂量過來,風險太大,一個不成,便會將譚家?guī)肴f劫不復之地,絕無翻身的可能。
當年鄭家重心北移,不僅遭到了江北幾大家族的聯(lián)合排擠打壓,就連江南的根基產(chǎn)業(yè)也遭到了江南各族的蠶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當年鄭家欠下的外債,誰知道有多少,金銀珠寶都是成車往外拉。曾經(jīng)的江南第一號商家,便硬生生被這些外債給拖垮了。
譚千秋親眼目睹過當時的情景,實在不敢打北進的主意。
不管譚二如何勸說,譚千秋始終不同意,譚二無可奈何,只得罷了。
后來譚二又提出創(chuàng)立江南七道盟的打算,想將江南七道上的各方勢力統(tǒng)到一處。
譚千秋當時也不同意,只說江南各方勢力魚龍混雜,便是統(tǒng)到了一處,也未必肯齊心,到時候爭權奪利,相互猜忌,反倒失去了聯(lián)合的意義。
后來譚二百般勸說,譚千秋覺得譚家在江南還有些分量,又深感四海盟帶來的危害,便同意了這一大膽的想法。
經(jīng)過這兩件事,譚千秋才意識到自己這個兒子野心之大,不僅敢想,還敢做,根本不考慮后果。
外人都夸譚二有遠見,可譚千秋知道,能成那才叫有遠見;若是成不了,那頂多就是個笑話。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但譚千秋卻一直看不懂譚二,不論大事小事,他都有這種感覺,根本不知道譚二在心里打什么主意。
單是強占四媳婦這一條,就讓譚千秋恍若置身夢中,到現(xiàn)在還沒有緩過神來,他怎么能做出這種禽獸不如的事?這是譚千秋做夢都想不到的。
又聽說譚二派殺手去追殺譚大妻女,譚千秋同樣如遭雷擊,這些出格的事,竟然都是譚二做的,他簡直難以相信,這還是他那個熟悉的兒子嗎?
這兩件駭人聽聞的事被暴露出來了,沒暴露出來的事誰知道還有多少?譚千秋隱隱覺得,譚大的死或許也跟譚二有關,但他卻不敢再往下想了。
譚千秋面上已滿是無奈和滄桑,如今他已八十歲,人到暮年,不但沒有享受到子孫繞膝的快樂,卻還在經(jīng)受這種痛不欲生的煎熬,他真的累了。
他深深嘆了口氣,向眾人道:“承蒙各位看得起,奔勞至此來為譚某慶壽,譚某如今已有八十歲的年紀,也沒幾年的活頭了,我這幾個孩子又個個不成器,所以譚某想在此向各位宣布,以后我譚家不再過問江湖世事,就此退隱,不知各位可還同意嗎?”
眾人聞都是一驚。
云天行暗想:“前一刻還要爭奪江南七道盟盟主之位,現(xiàn)在卻又要退隱,可算是急流中泊岸,沼澤中翻身,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譚千秋倒也是個明白人,還懂急流勇退的道理?!?
雷霸天道:“譚老爺子操勞一生,也該享享清福了,這些繁瑣細事,就讓我們這些后輩來做吧。以后誰要是敢再打擾譚老爺子清修,我雷霸天第一個不答應!”
柳追風笑道:“是啊,譚老爺子若是力爭江南七道盟盟主之位,那必是得多失少,如今譚老爺子退隱,這盟主之位自然非雷堂主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