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花被一陣鞭炮聲吵醒的時候,陽光已從木窗的縫隙里擠了進來,與床欄上那對龍鳳互相鼓舞,生機勃勃。
燈花看了看身邊,有財還在呼呼大睡,口角凝了一洼涎水,像窗外柴草垛上的霜花。燈花感覺到下體有些微微發(fā)疼,看到被子一角染出的楓葉圖案,那是昨晚未曾抹凈的血痕。
燈花起來穿戴好衣服,呵著熱氣暖了暖手,走到隔壁的一個廳子里。她看了看烏黑的土灶,想,這就是以后勞碌的地盤了。揭開鍋蓋,發(fā)現(xiàn)里頭是三四只光著身子的雞,仿佛窮人在寒風中挨擠在一起,睡得非常香甜。一層白色的油膩蓋在上頭,正好像一床棉被。燈花找了一只木盆,把雞從鐵鍋里拎出來。
但是,燈花不知道鍋里的湯水,是留著吃還是潑掉。
在娘家,燈花雖然做家務,但畢竟各家的習慣不一樣。來到河村,燈花離開了熟悉的環(huán)境,習慣也得重新適應,否則會鬧起不快。不能什么都由著自己來。走出舒適圈,這是婚姻生活的第一項挑戰(zhàn)。敦煌再次露出說教的面孔。
燈花撥弄著鍋灶,不知道如何處理鍋里的湯水。她不想叫醒有財。他忙碌了一天,睡得正香。這時,吱呀一聲門開了,卻是有玉。有玉住在隔壁。
有玉詫異地打著招呼:嫂子,這么早起來?你剛進家門,不熟悉家里的東西,還是先回房里待著吧!燈花說,遲早要熟悉的,你在一邊指點吧。
有玉說,以前我們都是光棍,走船的走船,幫工的幫工,過年過節(jié)也不一定想著回家,合著了就在一起吃頓飯。這個灶頭很少這么熱鬧紅火了。梅江人家,忙什么都跟著風俗轉(zhuǎn)。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們這里過齋年,今天晚上起,到正月初三早上,要連續(xù)吃上三天素,這是先祖對神明應下的諾。今天最主要的家務,就是把門窗灶臺弄干凈,把桌椅、鍋蓋、案板、碗筷都擦洗一遍。
燈花指了指木盆里的幾只雞說,這怎么辦呢?
有玉說,只能先放到房間角落了,天氣冷,留到初三沒有問題。這鍋雞湯早上和中午弄來吃掉!說完,有玉就下了門板,搬到村場前的池塘里浸洗。一股冷風吹進了家里,燈花不由得戰(zhàn)栗了一下。
燈花明白,她能忙碌的家務非常有限。她摸到灶臺前,抓起一把柴草塞進灶膛,摸到火柴點燃了,不久鐵鍋里散發(fā)出裊娜清白的霧氣。
燈花正在忙碌,門吱呀一聲響了,有財推門出來,抖著衣服,抹著嘴角,一邊抱怨說,不多睡一會兒?這么早起來忙活!
燈花說,有玉比你早起!有財說,我以前也不睡懶覺,現(xiàn)在不一樣嘛!燈花看懂了有財眼睛里的內(nèi)容,笑了笑說,那趕緊干活,要有個當兄長的樣子。
有財看到木盆里的雞,說,我送一只到書苗家里,那是我們家恩人,也是我們的媒人啊。
有財從書苗家里回來,端著一盆炸好的豆干,一碗白花花的麻糍,說是何大嬸非得回個禮,看到有財家里沒準備年夜飯,就張羅了一些。燈花說,你在村里有這樣的人情,我今后就能過好日子了!
燈花和有財對視了一眼。屬于他們的全新日子就在一年的最后一天開始了,內(nèi)容自然是忙碌和快樂。
有財看到鐵鍋里熱氣騰騰,知道燒好了洗東西的熱水,從房間的床底下取出一只大浴盆,往木盆里丟進了小桶谷糠,刨削了幾塊油茶餅,用熱水沖泡,木盆里頓時一片白花花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