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碧瑤一心只想個人感情,而崔知許所思所慮皆是家族大局。
他已經(jīng)放棄了崔碧瑤,語氣淡漠地說道:“難道要讓二妹妹入宮?可她終究是庶出,不可能直接冊封為后,至多日后通過選秀入宮?!?
崔丞相沉吟片刻,緩緩道出:“為父打算聯(lián)合幾位朝臣,共同推舉工部侍郎家的嫡女趙姝兒為后。”
“趙姝兒?”崔知許略作思忖,“行宮宴上,這位趙姑娘曾經(jīng)彈奏過一曲,深受陛下稱贊?!?
崔丞相頷首:“與趙家聯(lián)手,既能鞏固我們在朝中的勢力,又能不讓姜家為后,還能讓趙家站在前面應(yīng)對風(fēng)浪。”
崔碧瑤靜立一旁,聽著父兄當面商議扶持他人為后,心中寒意漸生。
這就是她的親人,沒有一個人在乎她,他們在乎的只有家族利益。
上一世她貴為皇后之時,他們每次覲見無不恭敬有加,視她為家族的榮耀。
如今見她失了價值,便毫不猶豫地棄如敝履。
她暗暗攥緊衣袖,絕不會讓他們?nèi)缭浮?
議定之后,崔丞相往后院尋了崔夫人,囑咐她去勸解崔碧瑤安心待嫁。
崔夫人不是沒有勸過女兒,這個執(zhí)拗的女兒,每次都氣的她心口痛。
她實在不愿再去受這份氣,便喚來鶯姨娘前去勸解。
這位鶯姨娘就是原來的崔家表妹,與崔碧瑤自幼一同長大。
聽聞崔夫人讓她去勸解,她連忙應(yīng)承下來,匆匆往崔碧瑤住處趕去。
自那日她與崔知許在客棧被人看到,崔夫人因此而嫌她丟了崔家顏面。
雖已納為妾室,崔夫人始終冷相待。
她盤算著若能辦好這樁差事,或能討得婆母歡心。
曉得崔碧瑤在婚事上的固執(zhí),一路上她已想好了對策,打算以迂回之法相勸。
見到崔碧瑤后,她故作閑談般問道:“縣主,這婚期將近,您可有什么打算?”
崔碧瑤正自心亂如麻,見她來問,不由拉住她的手道:“鶯鶯姐姐,你說我該如何是好?”
鶯姨娘輕嘆一聲,勸道:“這樁婚事是陛下定下的,已無轉(zhuǎn)圜余地。你如今該想的,是如何在尹家盡快立足?!?
“立足?”崔碧瑤怔了怔,她還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即便賜婚圣旨早已下達,她也始終未曾想過嫁過去。
可眼下這種情形,看來是由不得她不嫁。
鶯姨娘也知曉一些尹府的事:“我可聽說這位尹小將軍心里有喜歡的人?!?
崔碧瑤不以為然地挑眉:“我心里不也有人?如此正好,兩不相擾。”
瞧著這位素日聰慧的小姑子,鶯姨娘心中暗嘆,她樣樣通透,偏偏在入宮這件事上執(zhí)迷不悟。
干嘛非要上趕子入宮,她如今已是嘉德縣主,身后有崔家撐腰,好好把夫家把控住,做一個吃喝玩樂,錦衣玉食的貴夫人豈不更好。
又轉(zhuǎn)念想到她這位小姑子素來偏愛俊美男子,而尹小將軍相貌尋常。
其實這也不是大問題,如果是她喜歡相貌好的男子,外面悄悄養(yǎng)個小白臉面首即可。
鶯姨娘看著崔碧瑤那副油鹽不進的樣子,心里暗嘆,真是可惜出生在崔府這樣的勛貴府邸。
想她鶯鶯就是出身低,父母早逝,依附著崔府過活,才不得已做了這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