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是個女老板,專門給超市送貨。她進(jìn)門就說:“大師,我項鏈丟了,你看有沒有希望找到?”
這回道長不敢讓我實習(xí)了,親自上場,也不說什么測字,先叫她坐,又叫我泡上等龍井茶。
鄰居看我一眼:“小萬,你還是懂味,不用一次性杯子給我泡,用你師傅舍不得的景德鎮(zhèn)青花杯。不怕我打碎他的心愛之物啊?!?
我笑道:“老師就喜歡你打碎他的杯子。鄰居測字,聽得失手打碎杯子,老師的功夫不就更神乎其神了?”
大姐撲哧一笑:“這徒弟不錯,口才好?!?
道長問:“你何時丟的,丟在什么時候地方嘛?”
鄰居大姐想了想:“絕對丟在家里,尋遍了就是找不著?!?
道長問:“你肯定是在家里丟的?”
大姐說:“絕對?!?
道長指了指紙筆:“寫個字試試?!?
大姐寫了一個“掉”。
道長看了半天,緩緩地說:“一定能找到?!?
大姐偏著頭問:“為什么?”
道長細(xì)細(xì)替她分析:“這個‘掉’字左邊‘提手旁’,是‘找’字的一半。有一半的希望可找到。右邊呢,最后落到一個‘十’字。說明一定掛在什么東西上。”
大姐想了半天:“項鏈要么是收在抽屜里,要么放在桌子上,怎么會掛呢?”
道長安慰她:“慢慢來,總有一天會找到呢?!?
大姐喝完茶,說:“好茶。我再去找找?!?
大姐走后,來了一個三十來歲的女子。寫下一字“繁”,說道:“測一測欠賬收不收得回?!?
道長說:“山紅,你先說?!?
我實在沒把握。心想,肯定是討了無數(shù)次沒收回,慢慢來,先給她上點說文解字分析課。
“繁,每、反文、系。就是每討一次,你就有一種想打人的沖動。是不是?”我用道長教的方法試探。
“說得我心里去了。你怎么知道我想打人?”
我心里想,討不回,哪個人都如此,除非你是忍者神龜。便道:“右邊這個反文,是攻擊的意思嘛?!?
她點點頭,問道:“能討回嗎?”
我怎么知道你討不討得回?如果對象是個老賴呢。便換個條件試探:“如果這賬是公家生意
她搶著回答:“對,是公家生意?!?
一聽,我就順著桿子爬:“什么樣的公家單位???“
“機關(guān)單位?!?
我心亮堂了,說道:“能討回,但你要打折嘛?!?
她反問道:“我為什么要打折?”
“你寫的這個‘繁’字,最后的筆劃落到一個‘小’字上,就是縮水的意思。你打折就回來了嘛?!?
她恍然大悟:“說得也對?!?
正在說話間,鄰居大姐奔了進(jìn)來,說:“找不到,找到了?!?
道長問:“在哪里找到的?”
大姐笑瞇瞇地說:“你們猜?!?
大家猜了幾回,都沒猜中。
這時,大姐才說出原由——那天換衣服,先取項鏈,再取胸罩,再換內(nèi)衣。結(jié)果把項鏈、胸罩、內(nèi)衣,全裝進(jìn)洗衣機的那個拉鏈紗套內(nèi),跟衣服一并洗了。項鏈在洗衣機內(nèi)游泳一番上岸,就掛在晾衣架上了。
“神了!要不是你提醒掛在什么上面,我哪里會朝那袋子上想羅?”
這廂里女子也聽了個大概,在一旁笑。
我對討賬女子說:“你的錢跟她的項鏈差不多,要洗個澡,減點成色。不過結(jié)果一樣,錢還是會回來的。”
女子笑著付了錢,走了。
大姐說:“小萬,再泡杯龍井,你師傅賺這么多錢,我不幫他多喝點,他的會起霉?!?
我邊泡邊想:這比給我姐當(dāng)太子太保正一品佛樹高管強多了。在這里很有成就感,便抓了一大把茶葉,往杯子一丟,讓大姐喝個踏實。
這種測字不要數(shù)錢的鄰居,一定要舍得投入!
鄰居大姐走后,我問道長:“老師,她寫個‘掉’字,你為什么測出她一定能找到呢?”
道長指點我:“她自己都說出結(jié)果了,說絕對是丟在家里。這種貴重之物,不會亂放,只是一時忘記放在什么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