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也沒打算從她嘴里聽到什么良策,只是閉上鳳眸,這念頭卻在腦中縈繞不開,原本不過是隨處可得的一個想法。
此時此刻卻仿佛扎根內心、落地發(fā)芽。
隔日,常氏更是在宮中用午膳的時辰來到朱標面前,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天下女子亦可上學?”
對于此事,朱標的反應并不太大,只因雖是在這古代,但女子上學并非開天辟地之舉,早有先例。
哪怕是在前朝,并非實學一朝之時,各地富戶、地方豪族、世家大族皆會讓家中女兒去私塾上學,不過也就僅限私塾。
所以才有一個個才學不俗的奇女子流傳于世,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天下女子也就僅限私塾之內。
只因女兒家不可科舉、不可為官,所以私塾上學不過是為了培養(yǎng)女兒家“腹有詩書氣自華”,進而促成更好的政治聯(lián)姻、家族聯(lián)姻,為家族盡一份綿薄之力。
這是如今大明朝乃至此前數(shù)代王朝中,各處大家族的共識。
若像日后那般,所謂的家族之女忽然追求起自由,在家族中便是純粹的恥辱,更是天大的笑話,完全不會為世家所容。
享受了世家從小到大的培養(yǎng)資源,到頭來卻要撇開一切。
對世家而,這實在太過自私。
別說是講什么生身父母爹娘的情分,世家的手段可要比這狠辣得多。
“皇后怎么忽然想到這兒?”
朱標知曉常氏的性子,沒有直接拒絕,笑了一聲詢問她的想法,代表此事并非不能談。
有了朱標的鼓勵,常氏嫣然一笑,一對秀眸微微發(fā)亮,面上露出淺淺笑意:“這是由于實學一道……。
她輕笑開口,這一下可是把朱標的興趣瞬間提了上來。
實學乃是國策,是大明上到重臣、下到百姓人所周知的根本,所以但凡涉及實學國策,連他這個當朝皇上也必須給予重視。
大事不可改,小事卻是要繼續(xù)提提速,形成一道道催化劑,繼續(xù)讓大明奮力向前。
“噢?未曾想皇后居然也有研究實學至理。”
朱標目中閃過一絲奇異,面上笑意更濃,帶著探究的目光打量而去。
“陛下說笑了?!?
“在這宮內有著父皇和母后二人的帶領,恐怕不止臣妾,哪怕是陛下近些時日選秀入宮的一些妹妹,在實學一道之上也都研究頗深,為的可就是能引起陛下的幾分注意力。
妾身若是不好好鉆研,怕是來日人老珠黃,就要被陛下所棄了?!?
常氏眼泛幽怨,扁著嘴唇委屈巴巴開口,一時間把朱標說得尷尬不已。
不過常氏也沒有繼續(xù)打破砂鍋問到底,話鋒一轉便說起了方才提及的實學之事。
也是有著實學作為名目,她才敢涉及這朝政之事。
當然,也有著馬皇后這個前車之師。
不然的話,后宮妃嬪參與朝政可是國朝大忌,輕則夫妻之間相互疏遠,重則常氏這個皇后尊位甚至都會受到影響。
而皇后之位動搖,不可避免就會影響國朝之本、當朝太子的皇位傳承,一件件一樁樁可實在是驚天動地。
在朱標的期待目光下,常氏整理好措辭,侃侃而談:“陛下,當今實學之道重在‘人才’二字。
哪怕如今國子監(jiān)還有各個地方四處搜羅出不少實學才干之人為大明發(fā)展盡綿薄之力,可大多實學之人皆為男兒之身,偶有少許女兒家在實學一道有所建樹,終究是滄海一粟、少之又少?!?
“數(shù)載時光前,不也是有一女子在實學一道之上大有所為?!?
“聽說昔日還收到了先生的夸贊?”
這一刻的常氏,此前剛借了馬皇后的由頭,如今又把陸羽的名目搬了出來,可見她這皇后之尊探討國朝大事時,引證頗多。
聽著此,朱標下意識微微點頭,說著大明朝的又一個政治正確:“先生的確做過此事?!?
陸羽便是實學的標桿,實學也就是陸羽所引領的正道。
聞聽此,常氏目中綻放驚喜,信心再次大漲:“而實學之道人才若想增多,所謂開源節(jié)流,開源之道便在增加人口。
人口之策,我大明早已在各個地方落實實施,卻再無增進之效,即便有也不過區(qū)區(qū)個別,怎能滿足需求?
反倒不如利用現(xiàn)有人口,讓女子也同樣于實學求學。
女子若在實學一道有所建樹,可開女子禁錮,使其不僅在私塾之內,在各處大學之上依舊可以精進學業(yè),而精進學業(yè)之后的人才,則全部歸入工部一個新設的女子衙門之內。
如此既不會影響這些女子日后的生活,同樣也能讓她們大有所為?!?
“陛下覺得如何?”
常氏將一切說完,沒有第一時間逼迫,而是在旁默默等候。
她心中知曉此事一出恐怕天下震動不小。
也幸好如今乃是實學興盛之時,而且女子求學成才后,對于各處地方豪族、世家大族乃至尋常富戶都大有便利,所以受到的阻力會因此減少。
再加上還有國子監(jiān)的文人學子可為先鋒護航,其中的影響力更大,促成此事的把握也極大。
“皇后可真是給朕出了一個難題?!?
朱標細想許久,一時間也沒什么好的決斷定下此事。
“女子求學,哪怕專門設立女子大學,可天下各處的阻力肉眼可見,而成果一時半會卻未必能見得到。
雖然有著不錯的前景,但終究還是需要各處仔細商議才能有所定論?!?
“陛下英明?!?
常氏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由于心里想著此事,朱標一時間沒了在這后花園繼續(xù)用膳的心思,午時剛過便重回武英殿,直接將幾位大學士全數(shù)找來,同他們一起商量起了此事。
“女子亦可求學求實學、出人才?!?
練子寧嘴中咀嚼著這些字詞,聽上去好似頗有幾分同圣賢教誨大逆不道,同程朱理學更是反其道而行之,但若是真的實行起來,實學人才的天賦本就不講究性別之分,或許真能有一番作為也說不定。
練子寧沒有第一時間表態(tài),而是看向了其余幾位同僚。
齊泰想了想,見大殿之內無人開聲,才徐徐站了出來:“回陛下,此事可大可小,不妨用先生此前之法先行試點?!?
“若是可行,便是我大明的一番喜事。”
齊泰站出來后,武英殿內數(shù)位大學士也頻頻開口,同樣抱有這般想法:“若是女子求學、實學人才廣而多之,或許對我大明極為利好,此事的確該是我大明興盛之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