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排不排隊?若是不排隊,站一旁候著去!”
正當朱元璋探頭張望時,身后一個中年商賈拍了拍他,急聲催促起來,此刻他正擠到隊列中,恰好擋住后人的路。
朱元璋倒也不惱,一面讓出道來,一面溫聲問道:“這里是做什么的,為何大家都擠到這里來?”
那商賈拖著身后馬車往前擠了擠,回頭道:“沒瞧見前面這么多行商么,咱們都是來繳納商稅的。”
朱元璋趕忙又問道:“好端端的,為何主動來繳稅?”
那商賈擺了擺手:“還不是為了那京畿通商憑證!”
“通商憑證?那是何物?”
朱元璋倒是知曉行商之人路經(jīng)各地,需要繳稅以兌換過關文牒,但卻從未聽過這所謂“通商憑證”。
那商賈愣了愣,又蹙眉在朱元璋身上打量了一番道:“咋的,你不是行商之人?”
不待朱元璋解釋,他又擺了擺手,顯然無意追根問底,隨即抬手指了指前方窗口處,解釋道:“瞧見那人手中的文牒沒?那便是京畿通商憑證!”
朱元璋抬眼望去,果真見到最前排的窗口處,正有個文吏在一張文牒上蓋印戳,隨后將這文牒遞了出去。
接過那憑證的商賈眉開眼笑,寶貝似地在那憑證上吹了口氣,而后拿袖口仔細擦拭著。
身旁商賈繼續(xù)說道:“有了這憑證,在京畿一帶可通行無阻,無需再過關通卡時,額外繳納關稅了?!?
朱元璋一驚道:“竟有此等好處?”
他依稀覺得這所謂憑證,聽來有些熟悉,可一時之間又想不到在哪里聽過。
那商賈笑著點頭:“以往行商,途經(jīng)每縣每鎮(zhèn),都得繳納過關商稅,現(xiàn)今一次繳稅,免了后患,當真省心又省錢哩!”
所謂商稅,共分兩種。
一種是市稅,即在交易集市所繳納的稅務,這市稅只依成交貨物計定,賣多少貨,便依比率繳多少稅,如若沒賣出貨品,自然就不用繳納。
而另一種稅,則是關稅,即是押運貨物路經(jīng)各地,往地方官衙所繳的通關稅賦,這關稅不管成交與否,只要你帶了貨物過境,就必須全額繳納。
而大明各地私設的關卡,多如牛毛,只消你運著貨物轉上幾個州縣,便要繳納足抵貨物總價值的關稅,所以大多商賈都只是在附近周圍做買賣,除非背景后臺硬的,衙門的關卡對他們?nèi)缤撛O,才能跨州連郡做生意。
而這京畿通商憑證的好處,便是替你免除這部分關稅,讓你在京畿一帶通行無阻。
“這可是好東西啊!得虧這江寧縣老爺背景夠硬,竟能請動圣上,讓天子特批下如此憑證,這可給咱們行商謀了大福祉??!”提起這通商憑證,那商賈笑得滿面春風,贊許連連。
“天子特批?”
朱元璋恍然醒悟,難怪剛剛覺得熟悉,敢情這通商憑證竟是自己批下來的。
他這時才想起來,當初定下一月之約后,陸羽特地上書,求他幫著批個行商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