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奸?”朱標聽得詫異連連,雖從未聽過這般說法,但猜也能猜出其內(nèi)里含義,他不由感慨:“沒想到,在陸先生心中,孔家的地位也不怎么高,竟……竟還不如當今圣上……”
陸羽輕笑了聲,擺手道:“朱重八這人……自是刻薄寡恩的……可真要論起來,他對我華夏民族還是有大功的,要拿他和那孔家比較,實在是侮辱他朱重八了?!?
破天荒的,陸羽竟夸贊起朱元璋來,還贊其“對華夏有功”,朱標心下樂了起來,雖說他也敬仰孔夫子,但比起自家老爹來,自是不值一提。
“陸先生快說說,陛下如何對華夏有功?”
聽人吹噓自己老爹,無疑是開懷樂事,朱標愿聞其詳。
陸羽拍了拍手,擺出個陸夫子的架勢道:“自崖山之后,中原大地淪陷,南北分裂持續(xù)百年,這百年間,異族韃虜一茬又一茬地在北地肆虐,漢人在外族統(tǒng)治下,已忘了先祖?zhèn)鞒小!?
“北方的漢家男兒,不少人已自視他族,將南方漢人視作異類,尤其是前元,元人將天下人分為四等,而北地漢族和南方漢人竟分成兩等,由此,北人不將南人視為同族,竟出現(xiàn)同室操戈的駭人亂象?!?
說起舊時禍事,陸羽滿臉義憤,大有痛心疾首之態(tài)。
“好在……那朱重八站了出來……”
這時,陸羽的聲音洪亮起來:“朱重八于微末起家,帶著漢人驅(qū)逐韃虜,恢復(fù)中華,他又一改南北分化局面,彌合了南北漢族,恢復(fù)我漢家團結(jié),重建我漢家威信。
真要論起來,自古以來,得國最正者,唯漢與明!”
說到這最后一句,他竟高聲疾呼,神情大是激動,仿佛打心眼里替那朱重八拍手叫好。
身為后世之人,沒有人比他陸羽更明白這場抗元戰(zhàn)爭的重要性,所謂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文化認同也同樣如此。
華夏北方丟失百年,有關(guān)漢族的民族認同早已分崩離析,是朱元璋開創(chuàng)的大明,續(xù)上了漢家傳承,若沒有他,后世興許就沒有漢族這概念了。
陸羽對朱元璋,的確有不少意見,但真論其歷史貢獻,他還是認同的。
聽陸羽夸贊朱元璋,朱標有些懵逼,這還是那個出口就黑老爹的陸小先生嗎?原來在他心中,父皇的地位有如此之高。
朱標從小就被朱元璋當成皇帝培養(yǎng),時時帶在身邊,更給他安排了最好的老師去教導(dǎo)他,他生命的意義,就是從父親手中接過這個徐徐向上的帝國,然后好好的傳承下去。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從其他人那里學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也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觀,當能獨立思索的時候,他對于如何治理天下,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就如對待孔希學這件事上,他覺得按照父皇的想法,實在是太過了,不過因為孝心,他并不會反駁父皇。
只是擁有獨立意識的他,在朱元璋那里得不到認可,總不免會想從別處尋來認同,可是陸羽一番話不但沒有認同他,反而讓他覺得自己都快要被說服了。
“得國最正,唯漢與明……”
當這兩句話在朱標腦海中回蕩時,朱元璋的形象被襯得是愈發(fā)高大,相對應(yīng)的,那一直擺著文圣人架子的衍圣公,就有些面目可憎了。
畢竟,孔克堅父子,可是曾替前元效命的,他二人也算是分裂漢家血脈的幫兇了。
“可是……”
多年的儒學教育,強撐著朱標心中意念:“衍圣公畢竟是儒家至圣,陛下若真動了他,怕會招惹士子不滿?!?
“哼!”
陸羽嗤笑一聲道:“不滿又能怎樣?難道他們當真會為衍圣公和陛下作對嗎?”
“不會嗎?”朱標一愣。
陸羽搖了搖頭道:“你還是太高看這些讀書人了?!?
他站起身,背負雙手,擺出副諄諄教導(dǎo)的姿態(tài):“這些讀書人,最看重的并非是什么儒家傳承,而是他們自身的利益,這次朱重八砍了三百多名官員,又提出個‘帶枷理政’,傷了儒家學子的利益和臉面,他們自然想讓衍圣公出頭,替他們奪回顏面,挽回即將失去的利益?!?
“可一旦孔希學觸怒了皇權(quán),你猜他們會怎樣?”陸羽幽眼望著朱標,提示道:“是繼續(xù)支持孔希學,還是調(diào)轉(zhuǎn)方向,改而支持朱家天子?”
他這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說那些官員學子們的屁股坐不牢靠,都是一群墻頭草。
“應(yīng)該……不會……吧?”朱標也有些不確定,對這些儒家學子的堅守,他也沒太大信心。
陸羽輕笑起來,指著朱標:“你看,連你都遲疑了,更遑論其他人?”他大手一攤,繼續(xù)分析道:“你道那些讀書人十年苦讀,為的是傳承儒家學術(shù)、繼承儒家精神,還是升官發(fā)財,謀求利益地位?”
這個問題,答案很明顯,連朱標都不得不承認,利益地位是學子們經(jīng)年苦讀的最大驅(qū)動力。
陸羽接著道:“明明是為功利讀書,卻又要大不慚,提什么士子風骨、文人氣節(jié)……我看這些讀書人,和秦淮河上那群賣藝不賣身的姑娘一樣,既要當婊子,還要立牌坊!”
“名也要,利也要,可真到了抉擇時刻,他們大多數(shù)人還是會選擇利益,放棄那所謂的操守堅持?!?
陸羽這話,說得極是粗鄙直白。
朱標一時聽傻了,既不能接受,又難以反駁。
他正怔忡間,又聽到屋外傳來一聲震喝:“說得好!”隨即,院門被人推開,只見朱元璋大步走了進來。
“父……父親……您怎么來了?”朱標大是驚惑,趕忙起身,迎了上去,問道:“您是何時到的?”
對此,朱元璋沒好氣瞥他一眼,又望向陸羽道:“便在這臭小子說到‘得國最正,唯漢與明’時!”
在皇宮沒找到朱標,朱元璋就猜想他到陸羽這尋求安慰,于是也跟了過來,當他趕到小院時,正聽到陸羽說起他朱元璋彌合南北漢家的話。
洋洋灑灑一大段話,聽得他熱血沸騰。尤其聽到“得國最正,唯漢與明”時,朱元璋深以為然。
他幾乎要沖進院里,抱著陸羽的手大嘆知己,好在他忍了下來,接著聽下去,才聽到后面這一段更精彩的分析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