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到了逢場天,陳元慶早早的擔著酒出門,要去鄉(xiāng)上搶占一個擺攤的好位置。
這是他第三次去鄉(xiāng)上擺攤。
一路上吧,倒也聽到了各家不少雞毛蒜皮。
夫妻吵架乃至于打架,在此時的農村屬于司空見慣的事情。
很少有夫妻能不急頭白臉的。
除了夫妻吵架之外,婆媳吵架、鄰里罵架也屬正常。
要是家里面丟了雞鴨,那必然是罵天罵地,罵上他個祖宗十八代。
現在的人,嗓門都大,罵起人來,那是整個生產隊(丘陵地帶,一個生產隊基本就一個溝、灣)都能夠聽到。
喜好看熱鬧的人,必然會喜歡現在的農村,人多那家長里短的事就多,可熱鬧了。
挑著酒來到自己的老地方。
陳元慶將酒桶上面用毛筆寫的酒字給對著外面,能夠讓人給看到。
自然,寫了價格的木牌,今天依舊給帶著來了的。
此時集市上面,做生意的人比買東西的人多。
沒有客人,大家也是和邊上的人,開始擺起龍門陣。
陳元慶是個喜歡安靜的人,但也積極的摻和進去。
很多的信息,都是在擺龍門陣里面了解。
隨著日上三竿,集市上人也變得多了起來。
陳元慶時不時的吆喝上一聲,表示自己這是賣酒的。
等到半上午的時候,張桂蘭背著一桶酒來到鄉(xiāng)上。
這背篼在農村,平時是用來背豬草之類的。
家里面喂兩頭半大豬,可要吃上不少東西。
“要不要我再回去背一桶酒來?”
陳元慶將新來的一桶酒給放好:“不用了?!?
張桂蘭:“那你好好的賣。我去買點東西,買完了,就回去了!”
家里面有養(yǎng)牲,還有后面不少的東西在,可不能長時間的離了人。
陳元慶:“嗯,多買點肉,記得買些排骨?!?
此時,對于骨頭什么的,農村人還真的不愛。
骨頭上就那么點肉,盡剩下點光骨頭又不能吃,這不就浪費錢嘛!
張桂蘭對于陳元慶要熬骨頭湯這事,是并不怎么支持的,但是現在陳元慶能賺錢,這家里面的話語權自然就直線的上升。
話語權這東西,永遠都是靠本事來拿到的。
你本事大,都不用去爭,話語權很自然的就來到手里。
實力弱,再是爭,也只是個虛妄。
張桂蘭:“嗯,記起在?!?
陳元慶目光看向遠處,有一位大爺用繩子拴著兩條小狗子,一看就知道,是土狗。
土狗,學名叫做中華田園犬,是我國土生土長的犬類,跟著秦始皇一起東巡。
自古以來,都是看家護院的好手。
現在農村里面,養(yǎng)狗的家庭不多。
不僅僅養(yǎng)狗的家庭不多,像是養(yǎng)貓的也少。
整個神州大地之上,野狗野貓基本上處于一個絕跡的狀態(tài),反正很難見到。
不像是以后,流浪貓流浪狗在農村、在城市隨處可見。
“媽,那邊有個老大爺在賣狗,你去買上一只吧,家里面該是喂上一條狗。”
張桂蘭下意識的就要拒絕,養(yǎng)條狗,就是相當于一個人的口糧。
“買啥子狗哦!”
陳元慶:“家里面現在的情況,要是遭了賊娃子,損失可就有點大。有條狗,也是能夠警醒著點?!?
家里面酒壇里面,可是還有著兩三百斤酒。
雖然張桂蘭來鄉(xiāng)上的時候,已經請何秋菊幫忙瞅著家里面一眼,可現在是越想越不放心。
陳元慶提醒道:“現在家里面放著那么多糧食,還要買只貓。媽,你看下,有沒有賣貓的?!?
家里面的糧食可不少。
“我去看看有沒有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