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看到名單上寫著鄉(xiāng)財政所副所長、鄉(xiāng)建所副所長、農(nóng)業(yè)站技術員等幾個名字時。
這些人……都是他這些年安插在關鍵位置上的人!
曲元明這是要做什么?
他是在敲山震虎?還是……他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元明鄉(xiāng)長,真是辛苦了,熬夜做出這么詳細的方案。”
會議桌旁的幾個班子成員都點點頭。
曲元明只是微笑著,并不接話。
張海濤話鋒一轉(zhuǎn)。
“不過,對這份抽調(diào)名單,我還是有點不成熟的看法?!?
“名單上的這幾位同志,比如財政所的王松同志,鄉(xiāng)建所的陳立同志,可都是各自部門的業(yè)務骨干,頂梁柱??!”
“財政所的賬目繁雜,幾十年下來的陳年舊賬都需要王松同志這樣的才理得清。鄉(xiāng)建所那邊,全鄉(xiāng)的土地規(guī)劃、項目審批,哪個離得了陳立同志?把他抽走了,這兩個關鍵部門的工作,怕是立刻就要癱瘓一半?!?
組織委員王強附和。
“是啊,張書記說得有道理。我分管的口子,也有人被列進去了。咱們不能為了搞一個項目,把家里的日常工作都耽誤了嘛?!?
王強是張海濤一手提拔起來的,這個時候自然要搖旗吶喊。
張海濤心里微微一松。
“元明鄉(xiāng)長,你看,是不是咱們再斟酌一下?或者,讓各部門根據(jù)實際情況,推薦一些合適的人選上來,這樣既能保證新項目有人干,又不影響老本行。兩全其美,豈不更好?”
曲元明端起茶杯。
“張書記的顧慮,非常有道理。”
他先是肯定了對方。
“我們做工作,就是要穩(wěn)妥,要考慮到方方面面,不能只顧一頭?!?
張海濤臉上的笑意更深了。
年輕人,還是嫩了點。
“但是?!?
曲元明放下茶杯。
“我恰恰認為,正因為這幾位同志是各部門的骨干和頂梁柱,才必須要把他們抽調(diào)到這個領導小組來!”
什么?
一片愕然。
曲元明根本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
“為什么?因為我們這次要推廣的,是市里領導高度肯定的下溪村模式!這不是一個普通項目,這是一場關乎沿溪鄉(xiāng)未來發(fā)展的攻堅戰(zhàn)!打攻堅戰(zhàn),難道要派二線隊伍去嗎?不!就是要派我們最強的王牌,最精銳的力量!”
“把王松同志、陳立同志他們抽調(diào)過來,不是在削弱他們原來的部門,恰恰相反,這是組織對他們能力的高度肯定!是給他們壓擔子,是讓他們在全鄉(xiāng)發(fā)展的火線上接受考驗,是給他們一個更廣闊的平臺施展才華!”
這么一說,張海濤和王強的愛護干部,反而像是擋了人家的晉升之路。
格局一下子就小了。
張海濤的臉色有些難看。
曲元明根本不給他開口的機會。
“而且,同志們,我們必須認識到一件事?!?
他停頓了一下。
“下溪村的成功,縣委李書記非常重視。昨天晚上,李書記還親自打電話給我,詢問下一步的推廣計劃。她強調(diào),市里的領導也在等著看我們江安縣的成果,沿溪鄉(xiāng)作為試點的發(fā)源地,必須要當好這個排頭兵,做出表率!”
在場的都是人精,誰不知道曲元明和新任縣委書記李如玉的關系?
現(xiàn)在,曲元明直接把李如玉搬了出來。
曲元明看著火候差不多了。
“至于張書記擔心的各部門人手問題,我也考慮到了。這次抽調(diào),我們可以明確是借調(diào),等項目走上正軌,他們隨時可以回去。而且,把老同志抽出來打硬仗,不也正好可以把部門里的年輕同志頂上去,給他們鍛煉的機會嗎?一個蘿卜一個坑,新人怎么成長?這叫梯隊建設,是為我們沿溪鄉(xiāng)的長遠發(fā)展儲備人才!”
張海濤張了張嘴,他所有的路,都被曲元明堵死了。
鄉(xiāng)紀委書記孫萍清了清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