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說的話確實有他的道理,可是楊巡說的話聽起來也同樣有他的道理,讓人一時之間難以判斷誰對誰錯,心里面亂糟糟的,不知道該聽誰的才好,就像有兩股力量在拉扯著,讓人左右為難,這種糾結(jié)的感覺一直纏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按照陳鈺的說法,東西越是稀少就越是顯得珍貴,燕王府學宮如果把每個名額的價格定在五萬兩銀子,那么和稷下學宮每個名額要價四十萬兩銀子比起來,兩者之間的差別立刻就顯現(xiàn)出來了。
稷下學宮是高端品牌,而燕王府學宮是廉價低端,這樣的定位差異會讓人們在選擇時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會覺得花五萬兩很劃算,有的人卻會覺得花四十萬兩才能顯出身份。
可是按照楊巡的說法,如果稷下學宮每個名額要價四十萬兩銀子,卻不能在學習效果上遠遠超過燕王府學宮的話,那么燕王府學宮的存在就會給稷下學宮帶來非常大的壓力,會讓稷下學宮處于一種很被動的局面。
這種被動局面可能會讓稷下學宮失去一些優(yōu)勢,甚至影響到它的聲譽。
這樣一來,稷下學宮的優(yōu)勢就不那么明顯了,甚至可能會失去一部分原本想要報名的人,這些人可能會轉(zhuǎn)向選擇燕王府學宮,覺得那里更實惠,更符合他們的期望。
這種情況就好像以后會出現(xiàn)的小米和華為這兩個牌子一樣,一個主要面向的是中低端市場,一個主要面向的是高端市場,它們在市場上各有各的客戶群體,互相競爭又互相依存。
不過這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區(qū)別的,區(qū)別就在于在相對來說的品質(zhì)方面,還是華為的要更好一些,所以它們兩個能夠同時存在,各自占據(jù)一部分市場份額,不會因為對方的存在而完全失去自己的地位。
假設它們兩個的質(zhì)量完全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差別的話,那么它們兩個在市場上所占的份額就會發(fā)生非常巨大的改變了,那種改變會是翻天覆地的,會徹底打破現(xiàn)有的市場格局,讓整個市場重新洗牌,到時候誰勝誰負就很難說了。
胡老三對于后世那些商業(yè)方面的道理和邏輯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后世那些商業(yè)上的事情,可是他作為一個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的大商賈,對于商業(yè)上的一些機會和風向,他還是有著一種天生的敏銳感覺的,這種感覺就像獵人嗅到獵物的氣息一樣準確。
這種嗅覺是他多年來積累下來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是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成功和失敗后慢慢培養(yǎng)出來的,每一次經(jīng)歷都讓他對商業(yè)的理解更深一層。
這個時候的他緊緊地皺著自己的眉頭,正在非常認真地進行著思考,沉浸在思緒之中,完全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就連有人從他身邊走過都沒有察覺到,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解答眼前的難題上。
他手里端著的茶水還在不停地向上冒著騰騰的熱氣,一股好聞的茶香味飄散在空氣中,圍繞在他的鼻子旁邊,可是他卻完全沒有注意到,一點也沒有察覺到自己正聞著茶香,他的心思全都放在思考問題上了,茶水從熱變涼都沒有喝上一口,那杯茶就這樣靜靜地待在他的手中。
胡老三沉默著沒有說話,而其他的那些商賈們也同樣都陷入了沉默之中,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大家都在各自想著心事,房間里靜得連呼吸聲都能聽見,偶爾有人輕輕嘆氣,聲音在寂靜中顯得格外清晰。
眼下他們面臨的這個局面其實并不算多么復雜,很容易就能看清楚,可是想要找到一個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局面,卻是非常困難的,很難辦到,這讓他們感到很頭疼,特別讓人頭疼,就好像面前有一堵墻,明明看得見卻翻不過去。
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有名的大商賈,哪一個不是在商界里能夠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呢?
可是現(xiàn)在每個人的心里卻都涌起了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一種沒有辦法改變現(xiàn)狀的感覺,這種感覺很不好受,讓人心里憋得慌,就好像有口氣堵在胸口吐不出來。
是的,就是一種非常無力的感覺,一種因為所處的階層不一樣,不對等而帶來的無力感,這種感覺像一塊大石頭壓在心頭,讓人喘不過氣來,無論怎么掙扎都顯得那么徒勞。
在面對大明王朝最頂尖的權勢人物,也就是朱棣和朱允炆他們兩個聯(lián)合在一起的時候,所謂的大商賈,根本就不值一提,顯得非常渺小,就像螞蟻面對大象一樣,再怎么掙扎也無濟于事,這種懸殊的對比讓人感到絕望。
今天這個晚上,注定是一個無法安睡的夜晚,很多人都要睡不著覺了,心里面裝著太多事情,翻來覆去就是無法入眠,窗外的月光照進來,也驅(qū)散不了心中的煩悶。
在胡老三的府宅里面,十幾個商賈正坐在一起,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憂愁和擔心的神情,心里面充滿了焦慮,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才好,彼此之間連交談的興致都沒有,只是默默地坐著,偶爾交換一個無奈的眼神。
而在另一邊的朱樉等人,他們也是一整個晚上都沒有睡著,徹夜未眠,翻來覆去想著心事,眼睛都熬紅了,天快亮的時候還在低聲討論著,試圖找出一個突破口。
朱樉、朱棡、藍玉、還有朱允熥,他們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沉甸甸地壓在他們心頭,讓他們喘不過氣來,連說話的聲音都比平時低了幾分,生怕驚擾了這沉重的氣氛。
朱樉心里面立志要成為大明王朝的一位賢明的王爺,打算要改掉自己以前的那些不好的行為,走上正路,讓老朱和天下所有人都能夠看得起自己,這一次被朱煐委以重任,主持這個稷下學宮重新開辦的事情,和朱棣進行對抗,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
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自己的機會,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他非常珍惜這個機會,不想白白浪費,想要做出一些成績來給大家看。
可是眼下遇到的這個棘手的場面,卻讓朱樉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來應對,無計可施,這讓他感到很挫敗,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夠,這種自我懷疑讓他更加焦慮。
原本他還想著去尋求老三朱棡的幫助,心里想著老三朱棡能夠像以前一樣給自己一些不錯的建議,作為自己的狗頭軍師來幫助自己打破現(xiàn)在的局面,可是在一起商量了一陣之后卻發(fā)現(xiàn),面對現(xiàn)在這樣的局面,哪怕是朱棡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辦法來應對,這讓他們都很沮喪,就好像最后一條路也被堵死了。
朱煐當了甩手掌柜,把稷下學宮開設這件事情完全甩給了朱樉和朱允熥,讓他們兩個人去和朱棣以及朱允炆聯(lián)手開辦的燕王府學宮進行對抗,這不光是對朱樉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信任,也是一種沉重的責任。
,對朱允熥來說也同樣是這樣,是一種莫大的信任,他們都不想辜負這份信任,都想要把事情辦好,這種迫切的心情讓他們更加努力地去思考對策。
朱煐對于朱允熥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這種影響是深入骨髓的,改變了他的一生,讓他從一個懦弱的人變得勇敢起來,這種轉(zhuǎn)變讓身邊的人都感到驚訝。
朱允熥從小就是在東宮里面長大的,雖然他的父親是太子朱標,地位尊貴,可是他才剛剛出生,他的母親常氏就因為生他而去世了,永遠離開了他,這讓他從小就沒有感受到母愛,心里總是空落落的,看到別的孩子有母親疼愛,他就會默默地走開。
在他年紀還小的時候,還有他的大哥朱雄英在前面撐著,保護著他,所以他在東宮里面并沒有受到多少欺負,可是好景不長,他的大哥在七八歲的時候因為生病去世了
從那以后,朱允熥在東宮里面的處境就開始慢慢變得不好起來,越來越惡劣,那些原本不敢欺負他的人也開始對他不客氣。
小朱允熥的日子也越來越難熬,經(jīng)常被人欺負,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衣服也穿不暖,但他從來不敢告訴別人。
雖然他的父親是太子,可是朱標每天都要處理很多朝廷的政務,非常忙碌,根本就沒有什么時間去管理東宮里面的那些瑣碎事情,所以對朱允熥的處境并不完全了解,還以為他過得很好,每次見到他都只是匆匆問幾句就離開了。
東宮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呂氏來掌管的,她掌握著東宮的大權,說一不二,沒有人敢違抗她的命令,就連朱允熥也要看她的臉色行事。
呂氏接替了常氏的位置,被扶正成為了太子妃,而朱允炆作為呂氏的親兒子,自然就得到了呂氏的細心栽培和照顧,什么好的都給他,把他當做寶貝一樣,什么都要給他最好的,而朱允熥卻什么也得不到。
至于朱允熥雖然因為有朱標在,呂氏還不至于對朱允熥下什么毒手,害他的性命,可是在精神上壓迫他,在暗中威脅他,這樣的事情卻是少不了的,經(jīng)常發(fā)生,讓朱允熥生活在恐懼之中,連睡覺都不安穩(wěn),有時候半夜會突然驚醒。
從小到大,任何對朱允熥表現(xiàn)出善意的宮女或者太監(jiān),都會在一段時間之后離奇地消失不見,然后過一陣子,他們的尸體就會在朱允熥的面前被“偶然”發(fā)現(xiàn),好像是故意讓他看到一樣,這讓他感到非常害怕,夜里經(jīng)常做噩夢,夢到那些死去的人來找他。
長時間這樣下去,也就導致了朱允熥養(yǎng)成了懦弱的性子,不敢反抗,不敢表達自己,總是把自己隱藏起來,遇到事情就往后退,生怕惹惱了別人。
他不是天生就懦弱的,他只是因為害怕,所以才變得懦弱,這是環(huán)境造成的,是被人逼出來的,如果有一個溫暖的環(huán)境,他也許會是一個開朗的孩子。
直到他遇到了朱煐,他的人生才發(fā)生了改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盞明燈,讓他有了前進的方向。
朱煐是他見過的最勇敢的人,沒有哪個人能比朱煐更勇敢!他總是敢于面對一切困難,從不退縮,這種勇氣感染了朱允熥。
剛剛進入殿試,就敢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直接抨擊呂氏,一點也不害怕,這種勇氣讓朱允熥非常佩服,心里暗暗羨慕,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樣勇敢。
他敢?guī)е煸薀字苯尤ッ鎸问?,面對呂氏的威脅,他表現(xiàn)得一點也不在乎,完全不放在眼里,而且呂氏還拿他沒有任何辦法,對他無可奈何,這讓朱允熥感到很解氣,第一次覺得有人能替他出頭,有人站在他這一邊。
他會帶著朱允熥去見皇爺爺,而皇爺爺還真的下了旨意,讓朱允熥搬離了東宮,離開了那個讓他壓抑的地方,這讓他重新獲得了自由,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搬離東宮之后,朱允熥就住進了朱煐的府宅里面,在朱煐的身上,朱允熥學到了很多很多東西,尤其是朱煐那種為了自己心中堅持的東西而奮不顧身的剛正性子,給了懦弱的朱允熥非常大的鼓舞和力量,讓他慢慢變得勇敢起來,開始學會面對困難,不再一味逃避。
朱允熥心里并不想辜負朱煐對他的信任,他想要努力做好朱煐交給他的事情,不讓朱煐失望,想要證明自己也是有用的,不是一個無能的人。
這一次是朱煐第一次把這么重要的大事交給他來處理,這讓朱允熥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信任的感覺,這種感覺非常美好,讓他感到很溫暖,心里熱乎乎的,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表現(xiàn)。
這也是他鼓起勇氣,主動去尋求藍玉幫助的原因,他想要努力做好這件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哪怕最后失敗了也不后悔,至少他嘗試過了。
只是他沒想到,眼下的局面遠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更加棘手,更加難以處理,這讓他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不知道從何下手,這種無助感讓他有些沮喪。
燕王府學宮在一天之內(nèi)就從商賈手中賺取了五十萬兩銀子,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就好像是晴天霹靂一樣,讓人震驚,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原本的計劃都被打亂了。
朱棣和朱允炆聯(lián)手開辦的燕王府學宮來勢洶洶,勢頭非常猛,哪怕是集合了朱樉、朱棡、還有藍玉三個人的力量,面對這樣的局面也是束手無策,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來,這讓他們感到很無奈,只能干著急,眼睜睜看著對方占據(jù)上風。
而這還不是最讓人感到憋屈的事情,不是最讓人難受的,最讓人難受的是他們明明有實力,卻無法發(fā)揮出來。
最讓人感到憋屈的是,燕王府學宮所做的一切步驟,都是完全照搬稷下學宮的,是照著稷下學宮的樣子來做的,是照貓畫虎!這讓他們感到很氣憤,覺得對方太不要臉了,連一點自己的創(chuàng)意都沒有。
有稷下學宮這么一個成功的例子擺在前面,燕王府學宮自然就要輕松很多,不用自己摸索了,直接模仿就可以了,這讓他們占了很大的便宜,省去了很多麻煩,這種取巧的做法讓朱樉他們很不服氣。
轉(zhuǎn)眼之間,一個晚上就過去了,當黎明的曙光降臨,新的一天開始了。
當太陽的光線刺破拂曉的黑暗,照亮大地的那一刻,嶄新的一天也就隨之開始了,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忙碌而又充實,各忙各的,街道上漸漸熱鬧起來。
應天府依舊和往常一樣,老百姓們太陽出來就開始勞作,并沒有因為高層之間的那些爭斗而受到任何的影響,他們的生活還是照舊,平淡而又真實,該種地的種地,該做生意的做生意,仿佛那些爭斗離他們很遙遠。
事實上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高層之間怎么樣,高層是誰來掌權并不重要,他們在乎的就是每天能夠吃些什么,自己家里的人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穿暖衣,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需求,別的都離他們太遠了,他們也不關心。-->>
至于什么天下的興亡,每一個普通人都有責任,什么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就先憂慮,那是吃飽了飯的人才能去考慮的事情,餓著肚子的人是不會想這些的,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溫飽問題,別的都顧不上,這是很現(xiàn)實的。
現(xiàn)在大明的老百姓們,對于大明王朝還是相當滿意的,沒有什么怨,覺得生活還算安穩(wěn),比前朝好多了,至少不用擔驚受怕。
或者說他們對于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還是十分滿意的,覺得日子過得還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能吃飽穿暖,有遮風擋雨的地方,這就很好了。
你們沒有看見幾十年前大明王朝還沒有建立的時候,老百姓過的都是什么樣的日子嗎?那時候真是苦不堪,想起來就讓人心酸,連基本的生存都成問題。
那個時候,交換自己的孩子來吃都是經(jīng)常會發(fā)生的事情,餓死的人多得數(shù)都數(shù)不清楚,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老百姓們生活得非常困苦,簡直沒有辦法生活下去,每天都在生死線上掙扎,朝不保夕,那種日子現(xiàn)在想起來還讓人后怕。
三十年的時間很長,可是也并不算太長,很多當年經(jīng)歷過那些事情的人現(xiàn)在還在人世,還活著,他們對過去的苦難記憶猶新,想起來還會流淚,不愿意再回到那種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