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不打算殺了你?!?
張燕話鋒一轉(zhuǎn),隨后抬頭看向王匡,高干二人,“王太守,高將軍,你們覺得如何?不如給我張燕一個面子,留著這潘鳳。”
“自無不可。”
“正有此意?!?
王匡,高干二人開口。
聞,張燕眼底深處閃過一絲精光。
他自然不會平白無故的留下潘鳳性命,而是另有打算。
他盯著這個跪地求饒的將領(lǐng),仿佛看到了一座移動的兵書寶庫。
若能得此人效力,黑山軍就再不是流寇草莽——那些困擾他多年的糧草調(diào)度、據(jù)點經(jīng)營、與其他諸侯周旋的難題,或許都能迎刃而解。
他仿佛已經(jīng)看見,在潘鳳的謀劃下,黑山軍的旌旗插遍河北諸州。
而帳內(nèi)一側(cè)的王匡,看向潘鳳的目光同樣炙熱。
他想起太原軍中那些有勇無謀的部將,若得潘鳳這般智將輔佐,何愁不能在這亂世中更進一步?
他下意識摸了摸袖中的兵符,開始盤算該開出怎樣的價碼,才能讓潘鳳歸降自己。
高干則想得更遠。
作為袁紹的外甥,他比旁人更清楚一個頂級謀士的價值。
若能說動潘鳳轉(zhuǎn)投舅父麾下,這份功勞足以讓他在河北集團中地位陡升。
他甚至已經(jīng)想好該如何寫信向袁紹稟報:“今日得一天下奇士,可抵十萬精兵……”
而現(xiàn)在沉浸在生死危機中的潘鳳并不知道,張燕三人非但不打算殺他,甚至還在心中盤算究竟要開出何等的價碼來招攬他潘鳳!
……
很快。
張燕,王匡,高干三人領(lǐng)著大軍進駐鄴城。
而潘鳳作為敗軍俘虜,非但沒有被虐待,反而受到了三方諸侯聯(lián)合起來的最高禮遇!
鄴城府庫的沉香木案上,一盞雁魚燈靜靜吐著青煙。
此刻的潘鳳局促地坐在錦墊上,面前擺著炙鹿肉和葡萄釀,可他拿著象牙箸的手卻在微微發(fā)抖。
潘鳳不能理解。
進入鄴城后,他吃的每一頓飯都豐盛的像是斷頭飯。
而且,張燕三人還不停地派人過來跟他商討國事計策,探討兵法謀略。
但他潘鳳哪里懂這些???
他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寄人籬下又不能什么都不說。
真什么都不說,萬一對面看他潘鳳不爽,一刀砍了自己怎么辦?
所以,潘鳳只能絞盡腦汁的進行一些模棱兩可的回答。
張燕使者:“潘將軍,我替我家魁首向您請教,如果黑山軍把持鄴城,該如何治理城池呢?”
潘鳳:“治理城市的官員一定要會治理。”
王匡使者:“潘將軍,太原郡產(chǎn)糧不多,難以維持大軍所需,該如何?”
潘鳳:“糧食?那種地的農(nóng)民一定要會種地?!?
高干使者:“將軍,您看兵書上這一條計謀,算是妙計還是昏招?”
潘鳳:“兵法?帶兵打仗的將軍一定要會打仗。”
然而聽到這些回答,張燕三人非但不惱火,反而不停地揣測潘鳳回答中的深意,并且對他愈發(fā)敬佩。
潘鳳不肯直接為自己等人出謀劃策,不正是忠心耿耿的表現(xiàn)嗎?
哪一家諸侯不喜歡這樣的忠勇之士?
若是真的能招攬潘鳳,他不僅能為自己出謀劃策,忠誠度也絕對沒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