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琰來到廚房,按照前世的記憶,拿出面粉,與水21的比例加入水和面。
揉成面團后,放在一旁,等著醒面。
想做好面皮,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洗面。
就是把醒好的面皮放在水里洗。
目的是為了把面筋和面漿洗出來。
這個過程是最費時的。
足足耗費了沈琰二十多分鐘。
洗好面皮后,將面筋放在一旁繼續(xù)醒發(fā),這個過程需要半個小時。
然后面漿過濾后靜置,分層后,撇去上層清水。
接著沈琰把家里好久不用的鐵質(zhì)大茶盤找了出來。
反復清洗干凈,刷油,倒入面漿,然后就上鍋蒸。
涼皮蒸五分鐘,面筋蒸十分鐘。
面皮出鍋,將面皮切成均勻的長度。
沈琰做了九張面皮。
家里一人一份嘗鮮。
涼皮好不好吃,最關鍵的就是湯料的調(diào)配和配菜。
沈琰調(diào)料準備得充足。
將一些干辣椒搗碎,然后用熱油淋澆。
一份涼皮如何能讓食客食指大動,全靠辣椒油。
做好這些,沈琰從菜園里采了一些鮮蔬,切細后當配菜。
很快,一大盆色香味俱全的面皮就完成了。
單吃涼皮還欠缺了點什么。
想想涼皮配餐除了汽水,就是肉夾饃。
這年頭,汽水是個奢侈品,加了肉的肉夾饃是價格也會漲上去不少。
這個以后在安排。
先安排薄餅倒是可以的。
相比于做涼皮,餅子就簡單多了。
很快,十幾張巴掌大小的白面餅子就做好了。
“好香啊~”
“粑粑,好香香~”
兩個小家伙聞到味道就跑出來了。
蹭蹭的跑到沈琰面前,墊著腳,伸著小腦袋看著大鍋里的東西。
沈榮強坐在板凳上,勾著腦袋往廚房瞅,那奇異的香味,讓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把面皮盛到碗里,放到方桌上。
在沈琰的招呼下,家里九口人全都上桌了。
然后一人拿起大碗,吃了起來。
油潑辣子的香味混合著涼皮的清爽。
第一次吃涼皮,他們都沒人說話,恨不得一根配菜都不放過。
太好吃了!
兩個奶娃子更是吃了足足一大碗。
**
翌日。
清晨。
沈琰早早就起來了。
有了昨天傍晚的經(jīng)驗,沈琰輕車熟路地將十斤面粉和好,然后做出50多張涼皮后,帶上調(diào)配好的料汁,洗凈切好的配菜,和沈軍一起趕著驢車去了縣城,岔路口告別后,他駕著驢車去了縣郊,直奔小飯店。
這年頭,大部分人都是舍不得去飯店的。
一些有錢人家的,要是去也是選擇國營飯店。
但,這條街的飯店不一樣。
沈琰來到一個岔路口拐彎處就停了下來。
這里正對面是礦區(qū)家屬樓。
另外一邊是糖廠,側面是紡織廠。
人流量非常大。
拐角的位置就有一家小飯店。
而且,是陳勝利的女兒,陳美云開的。
沈琰將驢車停好,站在門口看了一會兒,稍稍盤算了一下客流量,半個小時后才走進去。
“同志?想吃什么?”
陳美云笑著迎出來。
沈琰笑了笑,搖頭道:“我不是來吃飯的?!?
陳美云卻也絲毫不意外。
剛才這人在門口打量了半個小時。
要是吃飯,早就進來了。
她一個人在縣城摸爬滾打這么些年,看人的功夫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