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抓不住權利、站不了大義,只有錢還傻的話,有錢盡量不要回家。
但當你有權有人的時候,那才叫富貴不還鄉(xiāng),如錦衣夜行。
把小恩小惠給民,把政績給權利,這就是老爹陳天宏處理這些的方式。
都不需要陳澈提醒。
老爹很早就懂這些道理。
就像老爹給村里發(fā)福利,都是拉著村支書一起,給60歲老人發(fā)米面油。
就這一個舉動。
讓陳澈很清楚,老爹就是吃了文化不高的虧,管理能力還是杠杠的。
另外…
財富沒有積累到讓人恐懼的地步,還有不幸被村民傷害、背刺就哭爹喊娘,說人性可怕、人性如此的人就不要回家。
陳澈曾經(jīng)就問過老爹,給村里花這么多錢萬一有村民不識好歹怎么辦。
老爹說:
不怎么辦,有人鬧就不再花錢,有人在修路上鬧,以后修路不掏錢,有人在米面油上面鬧,就告訴全村不發(fā)米面油了。
從享受別人恭維的那一秒,就那一秒,實際上那些錢的作用就達到了。
沒有任何服務是永久性的。
可樂第一口就值2.5元。
如果說買車的服務費是3000元,那付款之前的服務就值2900元。
陳天宏還希望有村民鬧呢,這樣老爹就可以正大光明斷了這方面的付出。
沒有傷害的背刺,永遠都是老天爺在幫忙清理阻攔你前行的道路。
村民叫兩句就叫兩句唄。
咋了,花幾個錢真把自己當成爺,買個車真把自己當4s店上帝了?
給村民花的那些錢,在陳天宏看來,就是為了得到那短暫的擁護和愛戴。
那短暫的擁護,就值那么多錢。
別總想著你發(fā)了幾斤面,修了個路,干了點事,別人就必須為你賣命。
這不是村民有沒有良心的問題。
而是你太自以為是了。
你有錢了,回鄉(xiāng)給村民發(fā)福利,你不就是為了別人免費的擁戴和敬仰嘛。
你對村民抱那么大期待干什么?
指望村民都是圍繞你轉的圣人嗎?
首先問問你自己,你算圣人嗎?
不要高估人性。
也不要太看得起自己。
這就是陳天宏教給陳澈的人生道理,也是面對升米恩、斗米仇的心態(tài)。
…
“大姑,你在家里都好吧。”
“好,家里沒什么事?!?
陳澈隨著陳天鳳一起進入別墅里,高高興興的和大姑寒暄了兩句。
沒多說什么,陳澈便看見了沙發(fā)上的一群人,他們把老爹給擠在了中間。
這次陳天宏是自己回來的,蘇美晴并沒有回來,蘇偉這次也沒跟著。
跟老爹一同回來的,只有助理孔耀陽以及兩名保鏢,包括幾名靠著宏業(yè)建工吃飯的同村村民、叔叔,并沒有太多人。
他們是一早從津門趕回來的,驅車幾個小時如今也是剛剛到家。
“新新回來了。”
一群人齊齊望過來,最先跟陳澈說話的是楊振興,也就是自己的親堂叔。
陳澈見狀從口袋里拿出煙,有些費勁的掀開盒子,上前一一遞煙。
如今陳澈身上是不裝煙的,因為他不抽煙別人也挑不出他的理,毫無影響。
不過考慮到回家可能要喝酒,他萬一想抽了總不能跟別人要吧。
雖然別人也會給…
正好,沈雨萱當初給她家里送禮物時,順便給陳澈買了兩條煙放在了家里。
要不是兩條煙都沒拆。
陳澈都懷疑沈雨萱學會抽煙了。
另外,沈雨萱對他爹是真好啊,竟然買九五之尊細支,雖然這煙不算天價煙,可也看出小沈確實是一個大孝女。
“我來叔,我自己來?!?
陳澈散了一圈煙,大半盒都沒了,等他把煙揣進口袋,發(fā)現(xiàn)一個年約三十來歲的男人給他倒了一杯茶,他連忙接過。
夠操的。
接過一次性水杯的那一刻,陳澈還以為自己是客人,這里不是自己家呢。
陳澈順勢坐在沙發(fā)上,目光環(huán)視了一圈看向一群人,開口詢問道:
“我爺呢?沒在家?!?
楊振興點上煙說道:
“你爺在事兒上?!?
事兒上,是值辦喪事或者喜事的人家,這里的事兒肯定是村里的喪事。
“哦?!?
陳澈和一群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大部分人他都是認識,包括村支書王建遠,兩個表哥王博超、王澤陽也在。
銅雀村,王姓是大姓。
占據(jù)村里98%的人口。
其中三分之一都是曾祖母的娘家人和后代,剩下三分之二也基本是一個祖宗。
曾祖母有四個兄弟。
兩個哥哥,兩個弟弟。
像村里去世的那位老人,就是曾祖母二哥的大兒子,親侄子。
也是表哥王志宇的爺爺。
以前村里人可能生了,幾代過去曾祖母四個兄弟的后代,就是三分之一人口。
其實說起來,曾祖母也是一樣能生,前后為陳家誕下了三男二女。
上一代就不說了,女性也不論。
單單村里,像王志宇這樣的表哥表弟,加一塊就有近二十個。
王博超、王澤陽、王志宇這三個還是陳澈親近的,他自己不熟的很多。
畢竟雖然是同一輩,可年齡跨度沒辦法統(tǒng)一,尤其是小孩子們一年一個變化。
有些不經(jīng)常來他們家的,陳澈見了面都不一定認識那是自己老表。
…
“好了,走吧?!?
眾人沒在客廳待多久,差不多一根煙抽完以后,陳天宏便站起了身,他們之所以還在家里,就是為了等陳澈回來。
陳澈也沒意見,跟著王博超等人一起往外走去,邊走邊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