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卓華商會成立30周年前夕,徐偉峰要忙的事情有很多。
當務之急就是組織并確定好,因前幾個月的政策,而迫在眉睫的卓華商會大灣區(qū)促進協(xié)商會成員和組辦。
算是成立一個專門負責大灣區(qū)的協(xié)商會吧,專門針對大灣區(qū)進行組織。
早在半年前,商會就有這個意向,只是很多事不是那么好確定的。
畢竟商會只是一個名義組織,并不是像企業(yè)那般有股份和分紅,說白了都是奉獻和共享,大家一起發(fā)展。
那么成立大灣區(qū)促進協(xié)商會,尤其是卓華商會發(fā)起,還需要考慮多方面,不是誰都可以進,又要考慮各方反應。
秦雅南只是一個內地的商人,因為之前要在西北發(fā)展,曾擔任過陜西卓華商會副會長,幫助過一些東西。
按理來說徐偉峰沒必要請她,也壓根不需要親自來機場接她。
不過架不住她本名姓華。
而且前幾天秦雅南曾親自聯(lián)系徐偉峰說準備嘗試在大灣區(qū)發(fā)展。
祖奶奶啊。
徐偉峰當晚興奮的睡不著覺。
卓華商會并不是誰的商會,別看華炳耀曾領導過卓華商會,華炳承還是如今商會的名譽副會長,但不一樣。
商會,恒信有自己的親兒子商會,卓華商會頂多算是恒信的義子。
不一樣,真不一樣。
可如果以秦雅南為突破口,那或許對卓華商會今后的發(fā)展將是一大臂力。
商會發(fā)展什么?
商會需要的是什么。
其實就是影響力。
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徐偉峰從小家境貧困,是一步步爬到這個位置的,他本身影響力完全是靠他自己,以及商會之前的成績和前人留下的影響力作為支撐。
華炳耀當會長和他徐偉峰當會長,別說面對其他人了,單單面對恒信股份,態(tài)度能一樣嘛,根本不一樣。
以前有會長揮揮手萬人擁護。
也有會長,只能默默做事。
徐偉峰大概就屬于后者,他自己的實力完全沒有和前人媲美的號召力。
這次商會成立大灣區(qū)促進協(xié)商會,恒信一如既往地走在前列,肯定會參加的,但有秦雅南和沒有秦雅南,恒信參加的程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本質區(qū)別。
卓華商會發(fā)展到如今,已經算是一個半政治的商會組織。
投資肯定是號召地方政府的投資。
例如說的這個大灣區(qū),那肯定是政府希望招商引資的地方、行業(yè),然后和商會配合,再組織商人們進行投資。
政府得到成績。
地方得到發(fā)展。
商人得到資產。
商會得到影響力。
這是一個三方協(xié)作的方式,而不是所有政府招商引資的項目都能掙錢。
先不說能不能賠錢。
單單投入現(xiàn)金流,或者是幾乎沒有完全自主選擇的權利,就是商會很難號召到商人進行配合政府的一大阻礙。
當然了,不是所有項目都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事實上很多政府的項目是商人們巴不得上趕著搶的東西。
但是!
他們?yōu)槭裁匆ㄟ^商會呢。
進入商會,本質上就是一種被綁架的感覺,有利有弊吧屬于是。
如果是一些不大的企業(yè),自然是需要商會的,因為商會的影響力主要就是體現(xiàn)在可以給商人提供很多便利。
就拿卓華商會來說,在如今本質上就是一面招牌,而且主題特別鮮明,比如以前的兩岸通商,那么很多香江商人想去內地做生意,或者內地商人想掙香江的錢,加入商會便可以便捷很多。
而如今卓華商會的主題逐漸發(fā)展為了復興華夏,那么有意想和政府合作的商人們,也可以加入商會尋求機遇。
所以商會組織的各種活動、協(xié)商會,本質上是一些存在不足的企業(yè)聯(lián)合起來的產物,卓華不是那些騙吃騙喝的小商會,也不是那些夾著私貨的同鄉(xiāng)會。
作為一個政府信任、商人信任的龐大商會,卓華已然成為了香餑餑。
但,恒信已經不需要這種商會了。
可商會需要恒信,需要恒信繼續(xù)維持或者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這也是徐偉峰親自來機場接秦雅南最大原因,肯定也是無利不起早…
至于秦雅南為什么要在前幾天聯(lián)系徐偉峰,自然是有著自己的深意,她主要還是不希望恒信插手她和陳澈的事。
她這次來香江。
其實還是為了陳澈。
為這個臭男人鋪路搭橋。
所謂來大灣區(qū)發(fā)展,也是之前提到過的那件事,她將和陳澈合辦企業(yè)。
半個月前,陳澈說要辭去新喜咖啡等公司的董事長或其他領導職位,看樣子是打算做一個背后出謀劃策的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