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邊是什么?”
邁巴赫內,陳澈看著窗外的胡同,隨即沖兩位表弟示意對面。
周禮坐在副駕駛,伸著腦袋去看,便看見一排紅色燈籠中間的明清大門,前面一桿此時正在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
哇咔咔,是南海大門口。
車隊繼續(xù)往前行駛,燕京城的中心便映入眼簾,廣闊的天安門廣場和高大的天安門城樓,以及無邊無際的人民。
周禮看著這一幕久久沒說話,后面的周奕也是記事后第一次來燕京,望著寬闊的天空和廣場,他不禁道:
“新新哥,能停車嗎?”
陳澈道:
“晚上再過來吧,先去酒店?!?
周禮回頭道:
“懂不懂啊,這里是長安街,哪里是說停就停的地方?!?
周奕聞環(huán)臂抱胸撇嘴道:
“不能就不能唄,你吼啥?!?
周禮詫異道:
“我吼了嗎?”
邁巴赫沒過多久便拐進王府井,停在了中環(huán)的酒店門廊。
哲虎去停車,陳澈等兄弟兩個拿出行李箱后,帶他們走進酒店登記。
等幾人安頓好從酒店里出來時,已經是下午四點,陳澈見他們要跟著去也沒有拒絕,一起乘車直奔中關村。
車內,兄弟倆嘰嘰喳喳個沒完,看著外面的燕京城真像是沒見過世面一樣,陳澈聽的略有嘈雜,不禁道:
“你們安靜會,我想想事情?!?
周禮兩人瞬間住嘴,但還是忍不住楞了兩秒后,伸頭好奇詢問道:
“哥,你要想什么事情啊?!?
“別說話?!?
陳澈隨口懟了一句,見兄弟倆徹底是暫時的安靜下來,不由歪頭看向窗外的路景心里思忖著瑞幸和新喜的未來。
沒認識秦雅南之前,新喜咖啡在陳澈心里更多是偏金融方面一些,例如陳澈也準備到時候上市、套現離開。
因為賣咖啡他不賺錢。
也不是不賺錢,是賺的少。
華夏喝咖啡的人不多,增長速度非常緩慢,然而競爭卻異常激烈。
這就像冷飲一樣,這兩年加盟一個蜜雪冰城大概率賺錢,但以后的利潤卻越來越少,行業(yè)紅利期非常短暫。
這也是陳澈不著急搞冷飲的緣故,因為咖啡品牌可以下沉搞冷飲,可冷飲開展咖啡業(yè)務,將是難上加難。
愛喝咖啡的人,他可能也愛冷茶。
但喝冷茶的人很少會愛咖啡。
新喜雖然是互聯網+企業(yè),但歸根到底還是實體經濟,是賣咖啡的。
既然是實體,說明成本大。
成本大,說明利潤小。
而且這還不是2008年,沒辦法介入房地產,店面絕大數只能租。
所以陳澈之前的打算,就是在疫情來臨之前呢,賣掉新喜或套現大部分。
這是他一開始的想法。
然而如今新喜的投資人是南姐,那他肯定不能這么堂而皇之坑人,所以新喜咖啡的未來,他就得一直握著了。
既然要一直握著,那就需要想辦法解決供應商、規(guī)章制度和戰(zhàn)略布局。
這個事陳澈之前跟南姐商量過,到底是做一個華夏百年品牌呢,還是當一個金融品赴美上市、提桶跑路。
作為一個投資者,秦雅南當然是偏向于赴美上市,但當時南姐因為各種原因,可能是有感情了吧,選擇了前者。
那既然是前者,陳澈就不得不改變戰(zhàn)略方針,由進攻轉變?yōu)榉朗亍?
由大搞聯動營銷、針鋒相對獲取流量密碼、全面鋪開門店網絡,轉變?yōu)槟U伏下來,伺機而動、以靜制動。
等瑞幸在美國上市栽一個跟頭后,他在國內鳩占鵲巢。
把瑞幸咖啡占為己有!
赴美上市有好處,也有壞處。
在沒有蝴蝶效應的情況下,瑞幸明年在美國上市,后年會從美國退市。
原因就是著名的造假事件。
勝者永遠有無需解釋的權利,后世瑞幸又活過來了,所以有很多人說瑞幸薅美國人的羊毛請國人喝咖啡,國貨之光。
這句話有點可笑。
什么叫請國人喝咖啡,那都是正常的商業(yè)行為,拿錢換用戶的手段,跟是不是美國資本的錢沒有太大關系。
后世老陸又創(chuàng)立的庫迪咖啡,為了搶占市場補貼程度比瑞幸還狠,這次不再是美國資本,是圈內人和加盟商的錢,難道這叫華夏人請華夏人喝咖啡嗎?
如果歷史讓國內沒有星巴克,讓瑞幸成為第一個賣咖啡的。
他傻逼了他才會補貼給用戶。
他只會比星巴克還貴。
因為市場背景決定了顧客是需要用搶的方式,低價可以更快獲客,這才是開啟價格戰(zhàn)的根本,而不是說每一家互聯網公司都必須和友商打那么一場價格戰(zhàn)。
也就是說,無論瑞幸有沒有獲得美國的投資,它既然想和星巴克搶顧客、開發(fā)新的顧客,就必須大搞優(yōu)惠補貼。
屬于正常商業(yè)行為。
跟愛不愛國沒有任何關系。
另外瑞幸愛國嗎?
說起瑞幸造假風波,在陳澈看來可以說是很丟臉的一件事。
一,瑞幸顯得急功近利。
二,被美國玩弄股掌之間。
三,讓中概股蒙羞。
瑞幸造假,最大的贏家是美國,例如做空瑞幸的機構和ipo中介等。
雖然坑了美國股民不假。
但幫瑞幸上市和做空瑞幸的美國資本賺的盆滿缽滿,而且還讓華夏企業(yè)在金融市場丟了大臉,當時正值中美互罵期間,這無疑是丟人丟到了全世界。
這就好像兩個村正在干仗,自己村這邊有個小屁孩去偷了人家寡婦的褲衩子被逮到了,這怎么看都不值得驕傲。
或許應該驕傲。
但不應該被別人逮到公之于眾。
更何況,瑞幸還被人家罰了十幾億人民幣,融到的錢還回去一部分。
從有人洗瑞幸,混淆視聽說割了美國人韭菜這一點,其實就可以看出來華夏人還是不自信,覺得坑到就是賺。
殊不知美國股民雖然是受害者,但真正賺走大錢的還是美國資本和做空機構,瑞幸的那次風波美國真是名利雙收,既得了名聲和正義,還坑了大把的錢。
華夏是泱泱大國,所謂去美元化本來就很困難,瑞幸雖然代表不了華夏,但如果華夏的企業(yè)都這樣,別說是去美元化了,在國際上有沒有信譽都是未知的。
畢竟造假啊。
跟詐騙沒什么區(qū)別。
然而話又說回來,勝利者永遠擁有無需解釋的權利,陳澈重生前瑞幸不但活過來了,還成了華夏第一咖啡品牌。
雖然沒辦法在美國上市,但在粉單市場又逐漸成為炙手可熱的股票。
可謂又一次的勝利者。
而在瑞幸的發(fā)展里程中,獲得和損失最大的是老陸,又撈到了失敗又撈到了一些錢,還被別人逼出瑞幸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