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驟增的胤曦,開始熟練地運用“皇帝”這張明牌。
華麗的宮殿內(nèi),一場小型但莊嚴(yán)的“封賞大典”舉行。
胤昭穿著不合身的龍袍,木然地坐在御座上,聽著晉王的心腹官員宣讀一份份早已擬好的詔書。
“特加封晉王胤曦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開府總攬?zhí)煜萝娬?,討逆御虜,匡扶社稷…?
“封晉王世子胤稷為云騎都尉,羽林軍指揮使?!?
“擢升平虜校尉趙暮云為鎮(zhèn)北將軍,令其克日蕩平河?xùn)|胡虜,還百姓安寧…”
“封蕭烈蕭徹云”
每一個名字,每一項任命,都經(jīng)過胤曦的精心算計,旨在收買人心,鞏固權(quán)力,并將各方勢力納入其體系,至少是名義上。
退朝后,胤曦回到書房,屏退左右,親自鋪開一張灑金信箋。
他沉思片刻,提筆蘸墨,開始給趙暮云寫信。
在葬馬坡大戰(zhàn),趙暮云正式露面復(fù)合之后,胤稷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晉王并沒有震驚,而是非常平淡,似乎早已預(yù)料趙暮云沒有死。
現(xiàn)在,胤昭的到來成為他的傀儡,晉王掌控了新的朝廷。
他現(xiàn)在不是皇帝,勝似皇帝了。
因此,他在一些系列對部下的封賞之中,也把趙暮云考慮進去。
他的字跡沉穩(wěn)有力,辭極盡懇切。
先是盛贊趙暮云葬馬坡大捷,稱其“挽狂瀾于既倒,功在社稷”。
接著,筆鋒溫柔地轉(zhuǎn)向胤瑤:
“小女胤瑤,早有先皇賜婚于你,現(xiàn)在又在你府上做客。老夫深知其心,系于暮云你一身。昔日種種,皆因國事紛擾,造化弄人?!?
“如今你威震北疆,乃國之柱石。老夫非迂腐之人,豈忍見良緣錯付?愿效仿古人,成人之美,將瑤兒托付于你。”
“望你勿再推辭,早日與瑤兒完婚,既安朔州軍民之心,亦使老夫了卻一樁心事,可全心應(yīng)對中原亂局?!?
“待王師北定之日,必為你二人風(fēng)光大辦…”
寫罷,他吹干墨跡,裝入特制的信封,火漆封印,喚來最心腹的家將:
“此信,務(wù)必親手交到趙暮云手中。告訴他,本王在晉州,靜候佳音?!?
這封信,如同一根精心編織的絲線,既要捆住趙暮云這頭猛虎,也要拴住朔州那塊地盤。
原本一開始晉王就有這個想法,奈何老皇帝玩平衡之術(shù),和太子一樣想把趙暮云當(dāng)棋子,來掌控晉王和太子之間的爭斗。
只不過趙暮云察覺其中的兇險,進京之后以假死脫身,恰逢韃子大舉南下,這才讓晉王和太子都忽略了趙暮云。
然而,這封信剛送出不久,緊急軍情便如冷水潑面而來!
“報!王爺!西京叛軍李金剛,起兵十萬,以馬宗亮為帥,李豹為先鋒,已出潼關(guān),直逼京城而來!”
“什么?”
胤曦猛地站起,臉色瞬間陰沉如水。
李金剛的動作比他預(yù)想的更快!
京城這個象征皇權(quán)之地,豈容他人染指?
“好個李金剛!敢跟本王搶食!”
胤曦怒極反笑,“立刻傳令!集結(jié)大軍!本王要親征!絕不能讓他搶先踏入京城一步!”
晉陽城內(nèi)頓時戰(zhàn)鼓隆隆,風(fēng)云再起。
胤曦盡起精銳,號稱二十萬,浩浩蕩蕩開出河?xùn)|,與李金剛爭奪京城控制權(quán)的賽跑,驟然開始。
而此刻的京城,偽齊王府內(nèi)。
顧鼎銘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聽著東西兩路大軍逼近的消息,嚇得魂飛魄散。
麾下所謂的“文武百官”更是亂作一團。
“王爺…呃不,陛下,晉王勢大,且奉著正統(tǒng)皇帝…不如…不如我們獻(xiàn)城投降吧?”一個降官顫聲道。
“對對對!迎晉王!迎晉王!”眾人紛紛附和,仿佛抓住了唯一的生機。
顧鼎銘面無人色,連連點頭:“快…快寫降表!準(zhǔn)備儀仗…開城門…”
朔州武周城外,聯(lián)合軍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