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陽王府內(nèi)。
晉王胤曦看著案幾上那封由朔州守將韓忠泣血寫就的求援信,以及王府密探查獲的關(guān)于“天雷”可能與趙暮云有關(guān)的零星線索,心中波瀾起伏。
求援信中文辭懇切,將朔州危局描述得岌岌可危,并隱晦表示愿以御狄利器相贈,只求王爺速發(fā)援兵。
這正中晉王下懷!
“看來,那能發(fā)雷霆之物,果然與趙暮云脫不了干系!甚至可能…他本人就沒死?”
晉王手指敲著信紙,眼中閃爍著貪婪與警惕,“韓忠這是撐不住了,想用這利器換我出兵救命…”
謀士在一旁道:“王爺,此乃天賜良機!若能得此利器,何愁天下不定?”
“只是…韃子右路軍兀良哈兵力雄厚,我軍若與之硬碰,恐損失不小?!?
“硬碰?本王為何要與他硬碰?”
晉王嗤笑一聲,“韓忠不是要獻城獻利器嗎?本王大軍一到,兵臨城下,兀良哈豈能不懼?屆時,或可迫其退兵,或可尋機與朔州里應(yīng)外合!”
“關(guān)鍵是,必須搶先一步,將朔州和那利器秘法,掌控在本王手中!”
他越想越覺得此事可行,既能賺取拯救邊關(guān)的大義名望,又能獲得夢寐以求的強力武器,還能趁機將勢力擴張到朔州!
“傳令蕭烈加速前進!打出旗號:‘北上抗狄,解朔州之圍’!”
“再派使者,持本王手諭,先行趕往朔州,告訴韓忠,本王大軍不日即到,讓他務(wù)必堅守,屆時里應(yīng)外合!”
“并可先讓使者見識一下那利器之威,以示誠意?!?
晉王終于下定了決心。
而此刻的兀良哈,也接到了王庭傳來的命令和援軍即將到達的消息,同時也聽聞了晉王大軍正浩浩蕩蕩北上的情報。
“晉王胤曦?哼,不過是來撿便宜的懦夫!”
兀良哈不屑一顧,但也不敢大意,“加快打造攻城器械!援軍一到,立刻發(fā)動總攻!必須在晉王到來之前,拿下朔州!”
“那些制造出神雷的東西,還有制造它的工匠,必須給本帥弄到手!”
他對著麾下將領(lǐng),獰聲道:“破城之后,給本王仔細地搜!”
“凡是可能和那‘雷’有關(guān)的東西和人,全部帶走!反抗者,格殺勿論!”
雙方都在爭分奪秒!
朔州,成為了風(fēng)暴眼中最關(guān)鍵的焦點。
……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趙暮云卻帶著沈千和李四等少數(shù)隨從侍衛(wèi),離開了晉陽附近,悄然北上,并未直接前往朔州,而是繞道進入了銀州地界。
銀州,同樣處于韃子兵鋒威脅之下,但并非主攻方向,局勢相對緩和。
攻打銀州的韃子首領(lǐng)乃是趙暮云的老相識鐵木爾、
而銀州的都尉田慶,雖未必知悉趙暮云假死之秘,但絕對忠誠可靠。
趙暮云在此地,另有要事。
他秘密會見了幾位早已等候在此的人物。
分別是銀州、夏州、延州等地忠于他的舊部代表,以及幾位看似普通的商隊首領(lǐng)。
“情況諸位都已知曉。”
趙暮云沒有多余寒暄,開門見山,“朝廷昏聵,韃子猖獗,朔州危在旦夕,晉王心懷叵測。我等不能坐以待斃?!?
“銀州、夏州、延州乃我根基之地,雖暫免兵禍,但唇亡齒寒?!?
“我要你們立刻行動起來:第一,加大一切軍需物資生產(chǎn),尤其是銀州的鐵器、夏州的卷煙、延州的煤和正在研發(fā)的新式火器!”
“第二,以商隊為掩護,組建一支快速機動兵力,人員要精,裝備要良,隨時聽候調(diào)遣!”
“第三,廣泛收購糧草、藥材、駿馬,囤積于安全之處。”
田慶、童固等人看到趙暮云還活著,驚訝萬分的同時早已信心澎湃。
他們毫不猶豫地領(lǐng)命:“謹遵大人號令!”
雖不知趙暮云具體計劃,但無條件的信任早已刻入骨髓。
那幾位商隊首領(lǐng)則互相對視一眼,其中一位領(lǐng)頭的老者恭敬道:
“趙大人于我等有大恩,但有差遣,萬死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