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茶只在下縣待了半個月。
她來時,青天白日大街上當(dāng)街砍人。
她走時,縣衙整治一新,有那不聽話的,也全都削了遍,不敢不聽了。
縣衙的威能,在太女的撐腰下,只半個月就立了起來。
未免有些人在她走后又不安份,荼茶借了北漠軍營的三百精兵,威懾縣城。
縣丞若是有無法解決之事,可找這三百精兵尋求幫助。
不過,這三百精兵算荼茶私人雇傭的,她自掏腰包,將這雇傭費用補(bǔ)貼給這三百人。
姬止戈沒阻攔。
雖說都是自家人,但在軍營里,規(guī)矩就是規(guī)矩。
這三百精兵雇傭期限是一年,荼茶和師先生都預(yù)估過,一年之期足以讓縣城里的風(fēng)氣換上一換。
只要大家都嘗到遵紀(jì)守法的好處,便會自覺遵守了。
至于官學(xué),荼茶也順手建起來。
這種混居的城鎮(zhèn),教育尤為重要。
只要讀書人越來越多,夷人就會被大晉同化。
經(jīng)過兩三代人后,此地夷人便和大晉人再不分彼此了。
荼茶在過年前回的京。
她回去后,往白家去吃了個飯,回來就一直窩到過年。
又是一年過去,她看著皇帝放的漫天絢爛煙花,悄然來到了十二歲。
新的一年,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這一年,距離她及笄只剩三年。
獬豸還在拼命捏小娃娃攢金子,他一直還記著,答應(yīng)過小寶的金絲裙。
現(xiàn)在沒龍玉了,皇族沒了短命暴斃的風(fēng)險,獬豸還是照舊捏小娃娃。
他沒有絲毫的改變。
……
一年又一年,時光如梭,白駒過隙。
皇帝只覺眨眼之間,好像那年從他從冷宮抱出來的小寶,還那么小小的軟軟的一只。
結(jié)果,一眨眼她就虛歲十五歲了。
從小幼崽長成了娉婷玉立的美貌少女。
及笄禮經(jīng)欽天監(jiān)推算,選在九月十一,雖非生辰正日,這天卻是百年難遇的黃道吉日。
九月十一,百無禁忌。
皇帝說,她雖生在新年的正月初一,可及笄卻只能提前,不可推后延遲。
這些事,荼茶沒意見,由皇帝來安排就行。
蓋因荼茶是公主,可又是皇太女,國之副君,這及笄禮就很不一樣了。
要以副君之禮為主,可又要兼之公主的要素。
禮部尚書蘇大人,暗戳戳的三年前就開始準(zhǔn)備了。
當(dāng)半年前,皇帝提出此事時,他直接將早寫好的奏折遞了上去。
三年磨一劍!
皇帝對這份“太女及笄禮”很滿意。
@
九月十一正日,寅卯之交。
寅時正,皇帝先到含元殿。
殿中張設(shè)御用帷幄,皇帝坐北朝南,臨軒觀禮。
接著,是長公主著紫繡翟衣,由女官引著站在西階賓席。
按理說,及笄禮當(dāng)由皇后來主持,可皇帝自登基之日起,就沒立過皇后。
如今,一干后宮妃嬪他還全遣散了。
這賓席之位便由長公主代勞。
卯時初,荼茶著花釵禮衣走出來。
她雙鬟未笄,從東房出,立北面
跟在她身后的是贊者四人,這四人要么是三公之女,要么是一品大員的嫡長女。
各個身份都金貴非凡,而今日卻有幸被選為太女殿下及笄禮的贊者。
接著,是初加冠。
長公主款款走下來,親取織花小冠,先梳一鬟。
她邊梳邊唱著祝詞:“吉月令日,順爾柔德。\"
隨后,她將冠奉于皇帝案前,退后兩步。
皇帝鳳眸溫和:“可。”
跟著就該是女官上前,為皇帝代加冠。
可,誰都沒想到,女官才上前一步,皇帝忽的站起身。
他親自拿起織花小冠,站到荼茶面前,小心翼翼的將小冠戴到她頭上。
荼茶瞄了他一眼,嘴角向上彎了彎。
觀禮的滿朝文武和命婦,雖覺皇帝此舉有些不妥。
可陛下寵愛太女,想要親自加冠,似乎可能大概也說得過去。
初加之后是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