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月娥也是講道理的人。
她知道市里對人民廣場的規(guī)劃之后,拆遷已經(jīng)勢不可當。
要不然所有街坊都搬完了,只留下她們孤零零的祖孫三人。
就算有水有電,沒人把她們趕走,在那里也住不下去。
如今陳小凡前來跑前跑后,雖然嘴上不說,但目的必然也是讓她們搬遷。
只不過她就是故土難離,心里感到難過而已。
此時她聽到陳小凡提出的方案,不由眼睛一亮道:“您真能在我們住的地方,給我丈夫立紀念碑?”
陳小凡點點頭道:“您家大哥是我們林州的英雄,也是我們林州人民的驕傲。
為他立一座紀念碑,供所有市民瞻仰,也是我們市政府應該做的。
到時候每到清明節(jié),全市的中小學生都會組織前來獻花。
所有來到廣場休閑的市民,都能了解大哥所做的豐功偉績,不比現(xiàn)在默默無聞強么?”
容月娥眼眶發(fā)紅,吸了吸氣道:“照這么說,我們就搬。
我也希望我丈夫的事跡,讓更多的人知道?!?
陳小凡遲疑道:“燕燕奶奶那里……怎么辦?”
“我去做工作,”容月娥道,“她知道兒子有了自己的紀念碑和塑像,被所有人瞻仰稱頌,應當也很高興。
不過您可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能騙我們搬遷了,到時候卻沒有紀念碑?!?
“放心,”陳小凡正色道,“這件事包在我身上。
要是沒有紀念碑,您拿我是問?!?
容月娥道,“那就說定了。
我們回去就準備,不能耽誤了廣場建設。”
陳小凡心中大喜過望,陪母女吃完午飯之后,送她們回家,然后立即趕回市政府。
回到辦公室,只見劉金永并沒有在辦公室。
問過之后才知道,原來是召集拆遷辦的人正在開會。
會議室里。
劉金永坐在正中。
拆遷辦主任孫德勝坐在旁邊,另外還有幾個副主任,全都愁眉苦臉,唉聲嘆氣。
“劉市長,”孫德勝道,“市里把拆遷價格提到一萬二,的確算是下了血本。
可現(xiàn)在房價上漲實在太快了,這也不過是跟二手房價格平齊而已。
人民廣場片區(qū)還是學區(qū)房,能上人民路小學。
據(jù)說該小學的擇校費就已經(jīng)炒到了兩萬。
我們這工作,依舊不容易做?!?
劉金永道:“我們拆遷工作要保持彈性,不能把價錢定死,當然也不能任由老百姓漫天要價。
最終都要商討出一個合理的價格,讓大家都能接受才行。”
孫德勝苦笑道:“之前袁市長弄了那一出,現(xiàn)在全片區(qū)的老百姓,都知道市里不敢動林家了。
其實老百姓們內(nèi)心里,都是不愿意搬遷的。
有林家祖孫在那里撐著,其他人誰肯搬?
我們今天去走訪了幾家,他們都放出話來,只要林家搬,他們就搬。
可林家的工作,根本不是錢能解決的?!?
劉金永感到頭疼,捶著腦門問道:“老百姓們真說,只要林家搬,他們才肯搬?
要林家不搬呢?
這廣場難道不建了?”
孫德勝道,“事實就擺在這里,林家祖孫就像攔路虎一樣。
我們現(xiàn)在是無計可施?!?
劉金永長長嘆口氣,感覺這份工作真是難做。
林家祖孫背后站的是石將軍,她們宛如一座大山,擋在了前面,讓人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