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為每一位專家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完善的福利保障,以及自由開放的科研環(huán)境。”
“研發(fā)中心主任,將擁有對團隊成員的完全任免權(quán)和技術路線的最終決定權(quán)?!?
“同時,云州高科集團將與云州大學、清江大學等省內(nèi)高校,以及華夏科學院相關院所展開深度合作,設立‘微電子’、‘精密儀器’、‘光學工程’等相關專業(yè),訂單式培養(yǎng)后備人才?!?
“我們將選派最優(yōu)秀的學生,前往德國、荷蘭、美國等地的高校和研究機構(gòu)進行深造,并提供全額獎學金?!?
“我們的目標是,在五年內(nèi),培養(yǎng)出一百名本土工程師;在十年內(nèi),打造出一支超過五百人的,以華夏本土人才為主體、兼具國際視野的頂尖研發(fā)團隊?!?
“……”
王堅的呼吸,變得有些急促。
如果說資金方案是給了他一顆定心丸,那么這份人才計劃,則徹底擊中了他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
作為一個技術專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人才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他比任何人都渴望擁有一個能夠讓他施展拳腳、不受外行掣肘的平臺。
“完全任免權(quán)”。
“技術路線的最終決定權(quán)”。
這是怎樣的信任!
在積架,甚至是在阿斯麥,他都不可能擁有這樣的權(quán)力。
那里有太多的辦公室政治,太多的利益糾葛,太多的掣肘。
而眼前這份計劃書里所描繪的,幾乎就是一個技術人員最理想的天堂。
他看到了劉清明在這份計劃書里傾注的誠意,一種不摻任何雜質(zhì)的,純粹想要把事情做成的誠意。
他繼續(xù)往下翻。
技術路線圖。
全球采購模式。
當他看到計劃書中明確寫著“光學組件將繼續(xù)從德國蔡司公司采購,并邀請蔡司以技術入股的方式成為公司股東”,以及“控制系統(tǒng)、光源系統(tǒng)等關鍵零部件,初期將全部采用全球采購模式,不盲目追求國產(chǎn)化率”時,王堅徹底沉默了。
他終于明白,自已從一開始就錯了。
他以為對方是想搞一個大而全、封閉的國產(chǎn)化項目。
但他錯了。
對方的眼光和格局,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全球采購,集成創(chuàng)新。
這不就是阿斯麥正在走的路嗎?
甚至,邀請蔡司入股,這一步棋比阿斯麥走得更遠,更狠!
這是要把產(chǎn)業(yè)鏈上最關鍵的伙伴,牢牢綁定在自已的戰(zhàn)車上,形成一個誰也離不開誰的利益共同體!
高明!
實在是太高明了!
王堅看完最后一行字,緩緩合上了計劃書。
他抬起頭,重新審視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這張臉依然年輕,但在此刻的王堅眼里,卻多了一層深不可測的神秘。
他到底是誰?
一個國家發(fā)改委的副處長,怎么可能拿出這樣一份堪稱完美的計劃書?
這里面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透露出對半導體行業(yè)深刻到骨子里的理解,以及對國際政治、金融資本運作的嫻熟。
這絕對不是一個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應該具備的眼界和能力。
“想不到……”
王堅沉默了許久,才艱難地開口,嗓音有些干澀。
“想不到,你們是真得想把這件事干成?!?
這句話,幾乎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
它代表著王堅放下了自已作為技術專家的最后一點驕傲,承認了對方的專業(yè)和實力。
劉清明淡淡一笑。
“王先生,我是個官員,但我更希望自已是個能做成事的人?!?
“我對你的承諾,以及這份計劃書里提到的所有條款,都可以用最嚴謹?shù)姆珊贤问酱_定下來?!?
“我們即將成立的這家合資公司,會以最先進的國際流行方式進行管理和運行。我向你保證,絕對不會出現(xiàn)外行領導內(nèi)行的情況,更不會有任何行政命令來強行干涉你的研發(fā)工作?!?
劉清明注視著他,目光誠懇。
“請你,一定要認真考慮我們的邀請?!?
王堅的心,徹底動搖了。
拒絕?
他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
阿斯麥的邀請雖然誘人,但他去了,也只是一個高級打工者,要仰人鼻息。
而這里,提供的是一個開創(chuàng)事業(yè)、成就自我的機會。
更何況,這個機會還包裹著一層名為“股權(quán)”的甜蜜糖衣。
他看著手邊這份厚厚的計劃書,它仿佛有千斤重。
這不僅是一份商業(yè)計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一個宏大未來的藍圖。
劉清明看出了他的猶豫,并沒有催促。
他反而很理解地站起身,替王堅倒了一杯溫水。
“王先生,這件事不急。”
“你可以把計劃書帶回去,慢慢看,仔細研究?!?
“等你考慮好了,隨時可以答復我們?!?
這份體諒,讓王堅心里最后一絲防線也開始瓦解。
他確實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一切。
今天發(fā)生的事情,對他來說沖擊太大了。
“好。”
王堅站起身,鄭重地將那份計劃書抱在懷里。
“我會的?!?
他沒有再多說一個字,轉(zhuǎn)身離開了會議室。
看著王堅離去的背影,一直等在門外的許凝快步走了進來。
她今天穿著一身干練的職業(yè)套裝,長發(fā)束在腦后,顯得英姿颯爽。
她是這次代表團的成員之一,也是劉清明在發(fā)改委的同事,算是他半個學生。
“劉處,就這么讓他把計劃書拿走了?”
許凝的臉上帶著一絲擔憂。
“這可是您熬了好幾個通宵才做出來的,里面每一個數(shù)據(jù),每一個方案,都是我們的心血。”
“萬一……萬一他們拿走了我們的方案,卻不跟我們簽約,甚至把它泄露給阿斯麥,那我們怎么辦?”
這確實是一個非?,F(xiàn)實的問題。
這份計劃書的價值,不可估量。
劉清明卻顯得毫不在意,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花園里的人來人往。
“他不會的?!?
“為什么?”許凝不解地問。
“因為這份計劃,是為清江省云州市量身打造的。離開了云州,離開了清江,它就是一張廢紙。”
“這么自信?”許凝還是有些懷疑,“我怎么感覺,可復制性很高???比如滬市,他們的條件不是更好嗎?”
劉清明笑了笑,轉(zhuǎn)過身。
“滬市條件是好,但他們太‘洋氣’了,也太貴了。光是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就能讓投資者望而卻步?!?
“更重要的是,積架已經(jīng)在滬市建了晶圓廠,你覺得滬市還會為了一個光刻機項目,再給他們一份超出常規(guī)的優(yōu)惠政策嗎?不會的。”
“粵省也一樣,他們有自已的產(chǎn)業(yè)布局,我們的項目過去,未必能得到最高級別的支持?!?
“至于京城,那就更不可能了,天子腳下,限制太多?!?
他頓了頓,繼續(xù)說道:“只有云州,只有我們清江省,才會把這個項目當成頭等大事來抓?!?
“我們有吳省長和林書記在背后全力支持,這是最頂級的政治資源?!?
“我們有現(xiàn)成的臺商工業(yè)園,有鴻飛科技這樣的企業(yè)做配套,這是產(chǎn)業(yè)基礎?!?
“我們的高校雖然不是頂尖,但培養(yǎng)基礎工程師綽綽有余,而且成本低廉?!?
“最關鍵的是,我們有足夠的誠意,和破釜沉舟的決心?!?
劉清明看著許凝,一字一句地說道:“所以,這份計劃書,只有在云州才能開花結(jié)果。王堅是個聰明人,他看得懂這里面的利害關系?!?
“就算真有其他的地方想來爭,也沒關系。”
劉清明的話鋒一轉(zhuǎn),透出一股強大的自信。
“我要的,只是這個項目能夠最終落地華夏。至于是落在云州,還是別的地方,對我個人來說,區(qū)別不大?!?
這番話,讓許凝心頭一震。
她終于明白了劉清明胸中的格局。
他所謀劃的,早已超出了一個地區(qū)、一個省的范疇。
他著眼的,是整個國家產(chǎn)業(yè)的未來。
“可是……劉處,我還是不明白。”許凝依然有最后的疑惑,“您怎么就這么肯定,他們一定會答應呢?畢竟阿斯麥那邊,才是目前看來最穩(wěn)妥的選擇?!?
劉清明沒有回答,他指了指會議桌上攤開的一份報紙。
那是一份德文報紙,德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圖片報》。
報紙的頭版,是一幅巨大的現(xiàn)場照片,火光沖天,濃煙滾滾,背景是一棟現(xiàn)代化的玻璃建筑。
許凝懂德文,她走過去,一字一句地念出了那黑色的、觸目驚心的標題。
“海牙發(fā)生劇烈爆炸,已致三死十九傷?!?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