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愣了一下,隨即覺得賈雨村不過是無奈之下,故作鎮(zhèn)定。
你有啥可掰扯的,我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從律法的角度說封新不該死,但從人情角度,你草菅人命,仗勢欺人是跑不了的。
所以知縣胸有成竹:“封肅,此事的來龍去脈,你要如實招來!若有半句謊,本官容得你,只怕賈大人也容不得你!
賈大人手中有京營官兵,若是一怒之下下令殺你,只怕本官這幾個捕快,也未必能保得住你!”
封肅作為封家莊有根基之人,與知縣也算相熟。見知縣明顯有偏向自己之意,頓時嚎啕大哭,悲不自勝。
“太爺!這賈雨村大人本與我家有舊,又有官身,小人是知禮之人,怎敢上門鬧事兒呢?
實在是他夫人仗勢欺人,欺辱小人,小人家中子侄年輕氣盛,不堪受辱,雙方才有所爭執(zhí)啊!”
知縣怒道:“胡說,賈大人乃讀書人,其夫人豈會不如你一個鄉(xiāng)野村夫知理?可知是胡說!”
封肅連忙喊冤:“大人有所不知,這嬌杏夫人,本是小女的丫鬟。當初賈大人當知縣時納為妾室的。
后來賈大人正妻病故,這才扶正了的。嬌杏夫人在我家呆過許多時日,小人卻知道她并非知書達理之人!”
嬌杏氣得滿臉通紅,知縣偷瞄著賈雨村,只盼他一怒之下,給夫人撐腰,拳打腳踢封肅一番。
若是能大怒之下,拳腳重一些,打封肅個生活不能自理,或是一刀砍死,那就太酷了!
那樣自己能保證,明天姑蘇城頭條標題就會是:震驚!高官為夫人撐腰,因瑣事打死父子二人!
可惜賈雨村云淡風(fēng)輕,并無發(fā)怒之意,還沖嬌杏笑著搖搖頭,示意她沉住氣。
知縣做恍然大悟狀:“原來如此,既然嬌杏夫人與你家有賓主之誼,理當親近,何以發(fā)生沖突呢?”
封肅悲痛地指著封氏:“只因女婿出家,小女成了寡婦。本莊龐員外托人說媒,愿意娶為續(xù)弦。
小人收了聘禮,應(yīng)允了這門婚事。誰料小女平時受嬌杏夫人蠱惑,不守婦道,大喜之日落跑!
小人帶家人前往賈府討人,嬌杏夫人仗勢欺人,不但不肯歸還小女,反而還破口大罵!
小人再三哀告,嬌杏夫人只是一味蠻橫,還打開院門,叫囂說誰敢進去一步,就讓賈大人殺了誰!
小人之子封新,眼看吉時已到,迫不得已,進院去拉小女,并未敢沖撞嬌杏夫人。
結(jié)果賈大人帶人趕到,不由分說動手行兇。我兒子不知其真假,帶子侄抵抗,誰知真的被砍了腦袋呀!”
封肅越說越激動,說道后面時再次哭嚎起來。百姓議論紛紛,都覺得賈府確實過分了。
嬌杏氣得大叫:“胡說!分明是你們翻墻進院,撞開院門,卻說是我打開的院門!”
知縣見民心可用,心中暗喜,臉上卻一副為難的表情。
“嬌杏夫人,這院門是如何打開的,雙方各執(zhí)一詞,卻也無人能作證,似乎可以暫且不論。
女子婚嫁,父母之命媒妁之,由不得女子愿不愿意。封氏婚期落跑,就是給家里丟人,乃是不孝。
大康以孝治天下,夫人你收留不孝之女,不顧禮法,拖延吉時,本身就已有仗勢欺人之嫌?!?
嬌杏怒道:“封夫人乃我舊主,如同我母,我以孝事之,有何不妥?豈有見母親危難而袖手旁觀之理?”
知縣被嬌杏噎得一愣,他沒想到一個丫鬟出身的女子,竟然如此牙尖嘴利,不由得看了賈雨村一眼。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但知縣畢竟是飽讀詩書之人,豈會被嬌杏難住,當即微微一笑:“嬌杏夫人此差矣。
你與封氏只是情同母女,并非真正的母女;而封氏卻真的是封肅的女兒,兩者親疏有別。
故而你對封氏之孝只在情理上,封氏對封肅的不孝卻在法理上。豈能以小欺大,以假蓋真?”
這番話是很講理的,畢竟嬌杏已經(jīng)不是封氏的丫鬟了,與封氏沒有實際上的人身關(guān)系。
以感情的理由,去干涉封家家事,從法理上肯定是說不過去的,堂下百姓也都頻頻點頭,表示同意。
嬌杏畢竟沒念過書,雖然聰慧伶俐,在講理上卻不是知縣的對手。
而且眾所周知,女人是不擅長講理的,只擅長不講理。男人卻都很擅長講理,能把不講理也講出理來。
所以嬌杏把目光投向賈雨村,卻發(fā)現(xiàn)賈雨村正在用欣賞的目光看著自己,忍不住臉上一紅——那目光真的比老爺原來溫暖得多啊。
賈雨村緩緩開口道:“知縣大人既然肯講理,那就很好。請問知縣大人,封氏有何不孝之處?”
知縣笑道:“剛才下官已經(jīng)說過,女子婚嫁,父母之命,封氏逃婚,有辱門風(fēng),自是不孝?!?
賈雨村搖頭道:“大人難道沒聽過:初嫁從父母,再嫁自由身?連王婆和西門慶都懂的道理,你不懂?”
知縣愣了一下,眼珠一轉(zhuǎn):“大人所,固也有理。然再嫁自由身指的卻是指寡婦自有家業(yè),再嫁可自主。
封氏是回家居住,吃喝用度仰仗父兄,并非自由之身,何談再嫁自由身?
便如《孔雀東南飛》中之劉氏女,被焦家所休,回劉家生活,再嫁自然仍需聽父母之命?!?
賈雨村哈哈大笑:“你也知道劉氏女是被焦家所休?我問你,甄士隱可有休書給封氏?”
知縣一愣,看向封肅,封肅尷尬地搖頭,知縣低聲道:“甄士隱出家突然,并無休書?!?
賈雨村嘲諷地看著知縣:“那甄士隱可曾亡故?官府可有甄士隱的亡故證明嗎?”
知縣的聲音更低了:“無人得見甄士隱是否亡故,官府要辦亡故證明,需其家人申請方可?!?
賈雨村冷笑道:“甄士隱既未亡故,又未休妻。封氏既不是寡婦,又未被休,何談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