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元帝站起身來:“戴權,朕今日早朝時,太上皇和太后還沒起床。此時精神可好?”
戴權彎腰施禮,依舊是聲音歡快:“回萬歲,太上皇和太后早膳進得香,還夸了賈才人做的小菜可口?!?
康元帝皺皺眉,最近太上皇提起賈才人的次數(shù)似乎多了些,看來是在暗示自己,該適當?shù)靥嵋惶嵛环萘恕?
“太上皇是何時得知賈化進宮的,又是怎么想起來要見賈化的呢?”
康元帝的目光盯在戴權的臉上,戴權卻依然笑瞇瞇的,毫不在意,只是鞠躬回話。
“大明宮的小太監(jiān)早上到宮門處為太上皇取禮佛的香燭,看見賈大人進宮,回去說了一嘴。
太上皇想起賈大人遇到過仙佛,有些興趣,便想叫賈大人去閑聊幾句,解解悶罷了?!?
康元帝站起身來:“既如此,朕也要給太上皇請安,就隨你們一起去吧。”
說完也不等戴權說什么,起身就往殿外走,夏守忠趕緊手持拂塵,緊跑兩步,到前面開路。
戴權臉上笑瞇瞇的,和夏守忠并排走在皇帝前邊開路,賈雨村跟在三人身后,一同往大明宮而去。
賈雨村看著戴權和夏守忠,一矮一高,一胖一瘦,一個大明宮總管,一個六宮都太監(jiān),氣場迥然不同,卻難分高下。
大明宮如今是太上皇的居所,其中宮女太監(jiān)侍衛(wèi)都自成體系,儼然是個宮中之宮,戴權就是大明宮總經(jīng)理。
雖然六宮都太監(jiān)職位更高,但夏守忠卻管不到戴權,這種關系,就像王熙鳳管不到鴛鴦一樣。
太上皇見康元帝跟著賈雨村一起進了大明宮,長長的壽眉微微動了動,似乎有些意外。
康元帝行禮問安,太上皇微笑點頭,賜座,閑聊了起來,似乎忘記了賈雨村一般。
賈雨村也不著急,神情淡然,雙目微閉,就像昨天晚上沒睡好,在養(yǎng)神一樣,當然他確實也沒睡好。
“看到皇帝精神不錯,老頭子我也開心得很。畢竟是年輕人,精力好,要不人人都想著返老還童呢。”
康元帝點頭微笑道:“太上皇的精神也很好,老當益壯,已是莫大的福分了,畢竟古往今來,返老還童能有幾人?!?
可能有人奇怪,明明是父子倆,為啥不稱呼父皇,兒臣這一類的古裝劇里常用詞語呢?
其實歷朝歷代,太上皇和皇帝彼此之間的稱呼都是很微妙的,但極少有稱父皇和兒臣的。
這么稱呼的,一般都是皇帝和皇子之間的稱呼,而太上皇和皇帝之間,并不會這么稱呼。
歷史上的太上皇不多,稱呼一般分為兩派:以劉邦他爹為代表的灑脫派,和以唐明皇為代表的自尊派。
灑脫派的基本直接自稱為我,對皇帝就是稱呼皇帝,而皇帝則自稱朕,對太上皇則直呼父親。
自尊派的基本上繼續(xù)自稱為朕,對皇帝的稱呼也是皇帝,而皇帝就不能自稱朕了。
畢竟天無二日,一朝不能有倆朕。所以皇帝只能稱為予或孤等,對太上皇則稱直呼太上皇。
其實太上皇和皇帝之間怎么稱呼,民間既不知道,也不在乎,他們更清楚的是誰掌握著權利。
灑脫派的一般肯定是沒啥權利的,例如劉太公,李淵,瓦剌留學生等等,基本都是被迫灑脫的。
自尊派的一般都有些權利,甚至完全掌權,例如李旦,趙構,乾隆等,可見只有權利才能帶來自尊。
康元帝這爺倆就比較另類,雖然各握權利,但對外表現(xiàn)的卻是灑脫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