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陣”并不是“黑白無?!蹦莻€無常,而是取“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含義。
行軍打仗需要以兵法為基礎(chǔ),但最忌墨守成規(guī),照搬書本,如果那樣一來,豈不是成了紙上談兵的趙括?
正因如此,早年間大秦的一位兵法大家,提出了一種可以隨時改變陣型,以應(yīng)對瞬息萬變的戰(zhàn)場形式的陣法。
并起名為“無常陣”。
這種高端的兵法,雖然談不上不傳之秘,但如果家中沒有武將傳承,也是不得而知的。
哪怕像許牧之這種家中出過武將的后輩,對于“無常陣”也是只聞其名,未見過真容,所以當他看到圓陣旋轉(zhuǎn)起來后,才這么驚訝。
正當他們驚奇萬分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陣型已經(jīng)連變?nèi)?,從包圍的圓陣變成了堵截的數(shù)陣,并在瞬間成為了突擊的“錐形陣”。
連變五陣,僅用不到一炷香的時間!
在張指揮不可思議的目光中,鄉(xiāng)勇隊長吹響了最后一聲竹哨,轉(zhuǎn)瞬只見,錐形陣又變成了隊列。
仍然是整整齊齊,無一人出錯,無一人掉隊。
“嘶……”
張才是業(yè)內(nèi)人士,也最能看出這一系列陣勢演練的含金量,究竟有多么驚人!
他甚至覺得,哪怕是大名鼎鼎的禁軍和西北那支最善戰(zhàn)的“西山軍”,單論陣勢變換的速度和精度,可能都不如眼前的這支鄉(xiāng)勇!
鄉(xiāng)勇們的出色表現(xiàn),也讓他的目光自然而然的看向靳安,這個年輕人忽然給了他一種深不可測的感覺。
“莫非此人是天生的將才?”
其實靳安倒也并非什么天才,這種陣勢考試,是可以“作弊”的。
靳安可以說鉆了一個小小的空子,讓對陣勢不熟的鄉(xiāng)勇們,順利完成了測試。
原理也很簡單,就是貫徹“一切行動聽指揮”。
即作為一個普通的鄉(xiāng)勇,你無需明白“我在做什么”和“我為什么要這樣做”,只需要看著旗語,聽著竹哨就可以了。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若沒有之前靳安苦練隊列的基礎(chǔ),想在短時間內(nèi)達到這個水平,無異于癡人說夢。
也可以說,是靳安苦心打下的隊列基礎(chǔ),取得的良好成績,在他人眼中為自己塑造出了一個“軍事天才”的印象。
“第二位參加陣勢演練的,陸少白!”
在張才的注視下,陸家私兵開始了陣勢演練。
剛過了十個呼吸,張指揮就在心里打完了分數(shù)。
如果說靳安率領(lǐng)的鄉(xiāng)勇們是滿分十分的話,那陸家的私兵最多三分!
若不是看在陸家的面子上,張才甚至都想給他打一分!
還是那句話,好不好分和誰比,陸家的陣型和靳安的隊伍一比,就是垃圾。
剛剛開了個頭,張指揮就有些看不下去了,他甚至有了一種沖動,半路喊停這場折磨人的演練,好讓自己的眼睛休息一下。
“這也太辣眼睛了。”
“變陣的時候,是怎么做到兩名士兵撞在一起,倒下后又撞到了更多人的?”
“圓陣不圓也就罷了,方陣也不方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張才強忍著惡心,看完了陸家的演練,心里暗暗搖頭,隨即又輪到許家開始演練。
和陸少白相比,許牧之不愧武將之后,說實話要強上不少,但仍然讓人有些難以直視。
最后,張指揮果斷宣布,陣勢演練,靳安獲勝!
“第二項比試,比的是隊伍中佼佼者的實力,分為射,力和武,三個部分?!?
“每個部分都要從各隊伍中,選出一名最強的士卒,進行射術(shù),比力氣和比武的對決。”
“其中,射術(shù)方面分為弓,弩,力氣方面分為拉弓和舉重,而比武方面,則需要參與者至少精通兩種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