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采攀下墻頭,朝屋子里走去,寫了幾封書信之后,捉了院中鴿子便放飛了出去。
鴿子飛往南方,它們將會在不久落在蘇州、宜興、紹興等江南城鎮(zhèn)。
高文采適才說,他是因為沒完成任務(wù),而被發(fā)配到了江南,小桃若是能知曉錦衣衛(wèi)到底是干什么的,便不會相信他的這話。
高文采順利通過了考核,而駱養(yǎng)性給他的任務(wù)仍舊是“照顧”柳如是,并且因為皇帝要在南方重開海禁和提高商稅、發(fā)行寶鈔等這一系列措施,讓他帶了一百多人到了江南,滲透進了各處。
這些當(dāng)然不能同柳如是說,而他也是唯一在明面上的錦衣衛(wèi),起到的作用便是威懾那些對柳如是抱有不純念頭的男人。
可柳如是說的也對,她門庭冷落,就沒有銀子,那要如何養(yǎng)活自己?
高文采做完了這些事,才又將手邊的幾張紙展開,他也是有正事要做的。
湯若望還留在蘇州,這段時日內(nèi),不僅成為了張浦的坐上賓,竟然還去了幾次宜興府,見了錢謙益和周延儒。
但從傳回的消息看,湯若望和他倆倒沒有說些特殊的,不過就是探討一下學(xué)問,表現(xiàn)了對大明文化很濃烈的興趣。
高文采扯了扯嘴角,將紙條用燭臺的火引燃了,看它們成為黑色的灰燼飄落。
自從陛下在朝上說了海外那些事,高文采對這些傳教士便沒有了什么好印象,不管是北邊的韃子,還是海外的夷人,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
明朝的科舉出名在八股文。
八股,顧名思義,便是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出題、中股、后股、束股、收股等幾個部分,其中最精華的,便是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
這四個部分有嚴(yán)格的限制,不能隨心所欲,必須用排比對偶,所以叫八股文。
后世常說,這種寫法十分古板,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因為其格式限制了考生的發(fā)揮。
而考生為了追究對偶,多為胡編亂造,表面看上去十分整齊,細看內(nèi)容,無疑是廢話滿篇。
可有的考生,卻能在對仗工整的情況下,又能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會成為考試的勝利者。
八股文不是全然無用的東西,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說過:“八股文若做得好,隨你做什么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在這種限制下,很多優(yōu)秀人才得以脫穎而出,諸如徐階、高拱、張居正,哪個不是在八股文中拿了高分。
唐詩宋詞明八股,也是有一定緣由的,內(nèi)容和文采俱佳的八股文,便能讓朝廷發(fā)掘人才,而為何明朝有研究古籍文理的風(fēng)氣,也是因為八股。
后世批判八股文限制了人們思維,可是,八股文現(xiàn)象哪里會消失呢?
很多文學(xué)、報告、作文都是采用固定的模板在寫,甚至在一些情況下,若是不采用固定格式,就會被打低分甚至不能用,這難道不是現(xiàn)代的八股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