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秦齊乃是二國,我主與益州乃是同宗,漢天子尚存,豈能如亂臣賊子一般僭越?!敝T葛亮面帶微笑的捅了龐統(tǒng)一刀,不管你怎么罵,解釋一下老劉家關(guān)系以及你家孫將軍的玉璽是怎么回事。
“豈不聞兄弟鬩墻,更何況我怎么就不信呢?玄德公的志向和劉季玉的志向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志不同道不合,他日到底誰是亂臣,又誰是賊子?”龐統(tǒng)面帶諷刺的看著諸葛亮。
龐統(tǒng)也不是吃素的,你說過去,那我就講未來,誰怕誰啊。
劉備的志向稍微有眼光的都知道有多宏大,如果劉備事成,劉璋的土皇帝志向絕對會成為劉備的絆腳石,這個時候說得好,那到時候誰對誰錯呢?
“未來如何又有誰知道呢?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龍之變化你又能知?”諸葛亮神色淡然的說道,劉備的志向在某種程度上和諸葛亮的志向相性非常的高。
“好了,玩笑開完了。”龐統(tǒng)忽然停嘴,仔細(xì)看了看諸葛亮之后明白了現(xiàn)在的情況,不過并沒有多少畏懼,益州軍已經(jīng)喪失了戰(zhàn)斗力,僅僅一支劉備偏軍還不足畏懼,不過他依舊肅然的看著諸葛亮,“你要阻我?”
“只是帶你回正路罷了。”諸葛亮盯著龐統(tǒng),他知道龐統(tǒng)很適合在劉備麾下,雖說他更清楚不會有他想要的回答,但他還是開口一試。
“我們都不是孩子了,正路是什么?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伯符麾下很好?!饼嫿y(tǒng)回頭看了一眼孫策,然后轉(zhuǎn)過頭來說道,“劉玄德的信念讓我感動,但是伯符背負(fù)的榮耀,更讓我認(rèn)同!”
“孫伯符嗎?確實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君主,可惜剛則易折,如果沒有周公瑾在旁,他遲早為小人所暗算,而你不是周公瑾?!敝T葛亮平靜的看著龐統(tǒng),算是作為好友的交心之語。
“剛則易折?唔,之前你說的龍之變化我也還給你,他會成為英雄,同樣劉玄德的仁德,沒有陳子川的支撐也無法如同冬日一般普照大地,賜予萬物之溫暖,而你也不是陳子川。”這一次龐統(tǒng)也沒有稱劉備為玄德公,只是平靜的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看著對方,同樣龐統(tǒng)也是如此,兩人都知道對方已經(jīng)選好了君主,不是因為小孩子一般的嘔氣,而是因為成熟了,不會嘔氣了。
“我主劉玄德掃平天下匡扶漢室你和你身后的孫伯符必是阻礙?!敝T葛亮看著龐統(tǒng),聲音基本]有起伏,只有無比的篤定。
“說不得誰阻礙。”龐統(tǒng)輕輕搖頭,“現(xiàn)在說這些已經(jīng)沒有價值了,不過是各為其主,至少跟著孫策我很滿意,而周公瑾也確實是寬厚之輩,對于我也多有幫助。”
“看來我們只能作為對手了?!敝T葛亮看著龐統(tǒng)平靜的說道,“你確實善于弄險,選得主公也是敢于冒險之輩,可惜所謂王道總歸不是以奇謀,或者險計鋪就而成的?!?
“呵呵呵?!饼嫿y(tǒng)沒有解釋,只是輕笑,諸葛亮的話他認(rèn)可,“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劉玄德和袁本初的資源,相比于袁本初借雞生蛋,劉玄德更像是授命于天,可惜授予他一切的不是你。”
“是啊,不是我,不過那有何妨?一人之愿,和天下無數(shù)百姓的愿望相比,孰輕孰重我還是能分清,更何況我也并非是完全沖突?!敝T葛亮英俊的面龐上浮現(xiàn)了一抹德性的光輝。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