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幾年沒見面了,肯定有說不完的話,這個時候過去打擾,確實不太合適。
反應(yīng)過來,李學(xué)軍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他這個當大伯的,居然還沒有侄子想得周到。
“對,是得讓小琪和她爸媽說說話!”
說著又坐了回去。
“大伯,一直沒顧得上問,天和、天敬的工作咋樣了?”
說起兩個兒子的工作,李學(xué)軍臉上也露出了輕松的表情。
“都安排好了,天明,真是多虧了你!”
兩個二十郎當歲的半大小子,整天在街面上閑逛,都成李學(xué)軍的一塊心病了。
天敬還好,天和從小就不是個讓人省心的,一直這么下去,李學(xué)軍真怕天和學(xué)壞。
本來已經(jīng)和嚴巧珍商量好了,實在不行就讓他們兩個下鄉(xiāng),走走孫福滿的關(guān)系,看看能不能給安排到李家臺子。
別的事孫福滿不敢管,這點小事總不能還推辭吧!
萬沒想到,孫福滿為了安撫李天明,居然直接拋出了兩個崗位。
如今天和被安排到了連鑄車間,天敬因為能寫會畫,直接被廠辦要了去。
這下問題都解決了,李學(xué)軍和嚴巧珍總算是松了口氣。
“您說這話是拿我當外人???”
李學(xué)軍聞表情微怔,笑著擺了擺手:“行,我不說了,往后讓他們哥倆再謝你!”
接著又問起了晚上這頓飯是怎么安排的。
席面已經(jīng)定下了,由他和嚴巧珍出面陪著靳小琪的父母,可這次靳小琪的哥哥也一起來了,要是同輩人太少的話,倒顯得他們李家不夠重視。
“把天會兩口子叫上,還有天滿、天和、天敬,大蓮兩口子……”
“大蓮就算了,孩子太小,沒人照顧可不行,我給棉紡廠打個電話,把長寧叫過來!”
大蓮和孫長寧如今也是兒女雙全,大兒子孫思南3歲了,小女兒媛媛是今年生的,全都離不開人。
“聽您的!我去找天滿他們打個招呼,下班別走,全都去招待所集合!”
與此同時,招待所這邊,靳小琪和靳母好不容易才止住了眼淚。
靳家雖然也免不了重男輕女,但并不像宋曉雨的娘家那樣,所有的好處都讓宋曉軍一個人全占了。
對待幾個孩子,靳父靳母還是能盡量把一碗水端平。
按照規(guī)定,每家只能留一個孩子,靳立桐是中專畢業(yè),直接分配了工作,已經(jīng)能幫著家里分擔了,只是這樣一來,剩下的幾個兒女就只能去農(nóng)村插隊。
靳小琪的二哥和大姐剛到歲數(shù),就去了西疆的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
那個時候,靳小琪的年紀還小,靳父靳母費盡心思想要把小女兒留在身邊,當時也曾動了靳母提前退休,讓靳小琪去頂崗的念頭。
可一旦這么做,家里的收入銳減,生活壓力就太大了。
恰好當時,靳立桐的媳婦懷孕,日常開支越來越大,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但是,讓小女兒下鄉(xiāng),兩口子又實在舍不得。
任憑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輪番來家里做工作,兩口子也始終不肯松口,到最后,甚至連靳父單位的領(lǐng)導(dǎo)都出面了。
如果繼續(xù)留在杭州,靳父的工作都會受影響。
靳小琪眼見留城無望,便瞞著父母填了申請表。
“小琪,都是爸媽沒本事,讓你受苦了!”
說到受苦……
靳小琪自從到了李家臺子,還真沒受太多的苦。
除了農(nóng)忙的時候要上工勞作之外,余下的時間……
一開始在養(yǎng)殖場當飼養(yǎng)員,后來又被安排在電風(fēng)扇廠做質(zhì)檢員。
而且,這些年地里的農(nóng)活,靳小琪也早就適應(yīng)了。
“媽,我在村里真的挺好的!”
上工賺工分,上班賺錢,不但能養(yǎng)活自己,每個月還能往家里寄一筆錢,幫著父母分擔養(yǎng)家的壓力。
第一次收到小女兒寄來的錢,靳父靳母被嚇了一跳,要不是工作太忙脫不開身,怕是早就過來了。
后來在信里得知,靳小琪插隊的地方就是上過報紙的李家臺子,他們才放下了懸著的心。
可即便如此,夫妻兩個還是免不了時時掛念著小女兒。
“小琪,你真的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