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了李瑜,寧安也終于可以安心給榮妃出謀劃策。
榮妃心思縝密,萬事周全,寧安可不覺得她真的需要幫助。
于是寧安給出的,是類似這樣的建議:
比如,提前就準(zhǔn)備百種千余彩鳥,掐著在太后祝詞后一口氣放飛,來個名正順的“百鳥朝鳳”。
比如,早些催熟太后喜歡的荷花,實現(xiàn)“百花祝福為她開”。
比如,來的那日安排“百姓”跪于行宮外,三呼千歲,表達(dá)愛戴,選取一些人拜見太后并獻(xiàn)上瓜果糧油,表達(dá)心意……
總之,就是各種馬屁之道。
榮妃嘖嘖,“可不得帶安妹妹來嗎?這些主意隨便一個拿出來,也能讓太后娘娘樂上一天。你這腦瓜子,如何有這些的?”
寧安低調(diào)表示,自己“夾縫里求生”,能活到今日,全靠這些上不了臺面的小伎倆……
眼看榮妃有機(jī)會拿下后宮大權(quán),寧安愿意暫時充當(dāng)狗腿子,以求這把保護(hù)傘。
一直忙到了晌午,榮妃打算帶寧安到行宮寺廟吃素齋。
誰知進(jìn)入寺廟后,馬車就沒停下,直接從寺廟后山離開了。
“去哪兒啊?”說好吃完素齋后找個客院小憩一會兒的。
“千載難逢可以出宮的機(jī)會,你不會真想吃素齋,真想在硬板床上小憩吧?姐姐帶你去好地方!”
馬車一路飛馳。
直接回了城,進(jìn)了鬧市。
車最終停在了一家酒樓前。
榮妃早有準(zhǔn)備,和寧安一人戴個帷帽就直奔二樓包間。
菜已經(jīng)安排好。
店家所有的拿手菜直接全上了一遍。
窗口坐下,窗外是一條小街。
雖不如大路寬敞,但也人來人往,很是熱鬧。
“吃?!?
“嗯。”有人流作景,寧安胃口極好。
漸漸的,時不時看向外邊的寧安似乎品出了什么。
榮妃問了心腹紅袖,“什么時辰了?”
“回娘娘,快未時了?!?
“吃飽了嗎?沒吃飽就趕緊,一會兒怕你吃不下?!?
寧安摸了摸肚皮,好久沒這么飽了。
“吃好了?!?
桌上所有菜都撤了,上了濃茶。
“咱看戲,消食?!?
她們這個位置下方馬路正對面的,是一家點心鋪。
而寧安已經(jīng)認(rèn)出了點心鋪前的中年人和忙著正在擺點心的年輕男人是誰。
鋪子前面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
只因這家店每日上下午都只各售賣一個時辰的點心。
等未正時刻,今日下午的點心便將全部出鍋,這會兒已經(jīng)能聞到香甜氣息。
而這家店生意這么好的最主要原因,便是據(jù)說這家的點心是宮里的配方。而這家的女主人,還曾在侯府,尚書府做過點心,連達(dá)官貴人都贊不絕口。
老百姓也都想嘗嘗貴人們和宮里的手藝,所以每日都不少人前來排隊光顧。
店家老吳正翹著腿坐在門口維持排隊秩序,“排好了。不著急!今兒的點心做得可好了!保證你們嘗了贊不絕口?!?
“宮里的舒妃娘娘聽過吧?她啊,就好這一口!”
“每個月,我家鋪子都要送不少點心進(jìn)宮。不是我老吳打誑語,就是皇上也好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