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趙誠竟然提前命人去攔截公子嘉了,他難道不應該第一時間來支援嗎?
而且,胡刀風騎的速度和路線都極難把握,他究竟是怎么知道的,難道我身邊出現(xiàn)了內鬼?
李牧一時間想了很多很多,但依然沒有想通趙誠是怎么做到這一步的。
他再次看了一眼公子嘉的頭顱,不由得長嘆了一聲。
“大勢已去……”
“趙王昏庸,信讒黜忠,趙國已經(jīng)塌了……”
他環(huán)視四周,看了看那些為趙國而戰(zhàn)的兒郎,終于還是說道,“某愿降秦!”
趙誠笑道,“未來這天下,都是秦國,天下子民,盡是秦民,不過是早晚的事情,李將軍也不必扭捏?!?
秦已經(jīng)連續(xù)吞并韓趙之地,兵鋒之盛,銳不可當。
趙誠所說,也算是可以預見之事。
李牧心中卻也好受了一些。
等到王翦帶著大軍趕來圍堵的時候,趙軍已經(jīng)全部繳械投降了,血衣軍和蒙武一部正在處理手尾。
見到連李牧都被收降了,王翦深感不可思議。
作為滅趙主力之一,王翦曾多次和李牧交手,深知李牧的能力不凡。
本來還以為此戰(zhàn)可能會持續(xù)很久,沒想到從得知趙誠出手開始,到李牧兵敗,不過短短一日時間。
趙國全境失守,也不過就是這幾日的事情。
見了趙誠,王翦發(fā)自內心地感嘆道,“趙將軍三日取邯鄲,俘趙王,又北上俘李牧,此中風采,更勝當初滅韓之時?。 ?
趙誠擺了擺手,“還要多虧了王將軍和蒙將軍在前線牽制李牧一部,不然我如何能夠這么輕易地攻下邯鄲?”
“趙將軍謙虛了,就算沒有我們兩個牽制,以你的能力,也能夠輕松攻克的?!?
王翦說完這一句之后,話頭一轉,說道,“不過,趙國還有許多城池是由地方貴族、官吏,亦或者是將領直接管轄,尤其是邊境重鎮(zhèn)和戰(zhàn)略要地?!?
“比如說代郡,雁門關等地,這些地方長期承擔防御匈奴和秦國的任務,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軍隊體系?!?
“現(xiàn)如今,雖然邯鄲陷落,李牧被俘,但他們依然會頑固抵抗?!?
蒙武則是說道,“沒有了李牧,他們群龍無首,就算抵抗,也沒有什么威脅,咱們可以趁勢強攻,速下趙國全境?!?
王翦說道,“那邊由血衣軍為鋒,北上攻下趙國全境頑抗勢力,我與蒙將軍緊隨其后,為趙將軍收尾,如何?“
“如此甚好!“
趙誠表示贊同,實際上,因為勸降了李牧,北上這一路他殺的人并不算多。
而之所以勸降李牧,是因為此人確實是一代名將,極有才能,能夠為秦國所用自然最好。
不能用再殺也不遲。
而李牧投降了,他手下的趙國邊軍自然也是投降了,這些也算是精銳,日后若是心態(tài)轉變,能為秦國而戰(zhàn),那殺了未免可惜。
如此一來,趙誠的目光自然是落在了那些還想頑固抵抗的城池上。
王翦蒙武與趙誠細細規(guī)劃了一番之后。
第二日,趙誠便帶著血衣軍繼續(xù)北上。
一路上勢如破竹,摧枯拉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