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么,不是找死嗎?
昌平君捧著軍報,當機立斷,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額頭觸地。
“陛下,臣罪該萬死!”
“臣實在昏聵,竟然被敵國離間計蒙蔽,誤判忠良為奸佞,實乃肉眼凡胎、心盲如瞽!”
“趙將軍貶居潁川,原是陛下與將軍演的一出絕妙棋局?!?
“以貶斥掩其鋒芒,以醉態(tài)藏其銳志,實則暗攜銳旅,直搗邯鄲!
此等聲東擊西、出其不意之策,非陛下天縱圣明不能謀,非趙將軍雄才大略不能成!”
“趙將軍真乃絕世猛將,前線戰(zhàn)事還在焦灼之際,已然悄無聲息直搗黃龍,在如此短的時間里面輕取趙都邯鄲,當真是秦之利刃,無雙國士!”
他膝行兩步,額頭觸地,“邯鄲既破,趙國根基已斷,天下震動,此功蓋過破韓十倍!”
“趙將軍忍辱負重,甘受“沉湎酒色”之名,只為一朝破壁!
此等忠肝義膽,臣竟視之為狼子野心,是臣披閱史書而不明“良將藏器”之理,是臣食秦俸祿而不識“社稷柱石”之賢!”
“臣方才妄“斬盡殺絕”,實乃豬油蒙心、鬼迷心竅!
若非陛下圣明不罪,臣今日之,險些寒了天下將士之心!
臣愿領“妄議功臣、惑亂朝堂”之罪,懇請陛下將臣下獄,剖臣心肝以明趙將軍之忠,瀝臣鮮血以謝陛下不殺之恩!”
嬴政眉峰一挑,“卿有此心,真是善莫大焉,寡人也不好辜負此心,便如卿所說,剖心肝以明忠,瀝鮮血以謝恩吧?!?
話音未落,昌平君已是臉色大變。
我話還沒說完啊!
怎么就直接讓我剖心瀝血了???
而楚系官員則是接連跪地,“陛下息怒啊,昌平君只是心向大秦,并無陷害忠良之心?。 ?
“陛下,昌平君雖有失,然其心可昭日月!”
“今日朝堂之上,其雖過激,實因憂懼趙將軍或有不測之變,恐傷大秦根基,所謂“愛之深則慮之切”,縱是錯判,亦是為社稷計,非為私怨也!”
“陛下,方才趙將軍破邯鄲之捷報傳來,相國當即叩首請罪,直“罪該萬死”,可見其知錯即改,毫無狡辯之心。
此等坦直,恰是忠臣本色!
若因一之失便施“剖心瀝血”之刑,恐令天下臣子寒心,他日誰還敢直進諫?誰還敢為國分憂?”
一旁的李斯見狀,心說這機會不就來了嗎?
當即上前一步,也是求情道,“陛下,趙將軍新破邯鄲,趙國未平,趙地千里亦需重臣鎮(zhèn)撫。
昌平君久掌政務,不如赦其死罪,罰其俸三年、削爵一級,令其親赴邯鄲向趙將軍負荊請罪,既全其改過之心,亦顯陛下“罰過而不誅賢”之仁。
更能令趙將軍見陛下寬宥之量,愈發(fā)盡心報國?!?
昌平君心中一沉,好你個李斯,表面求情,實則求陛下貶我!
真是其心可誅。
如今他攻訐趙誠的論雖然有些過,但也并非全無道理,此時可大可小,就算大,也不可能按照這妄議之罪,直接處死他。
而經過他剛剛的認錯,還有楚系官員們的求情,這事情本來可以變得越來越小,如今被李斯這么一搞,不但要負荊請罪,可能還會丟了相國的位置。
這可麻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