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卿,今天上朝只論一事,便是那秦國新貴大良造趙誠!”
趙王遷的聲音靜靜地回蕩在趙國大殿之上。
群臣聞面面相覷,趙王遷上位之后長期享樂,寵信權(quán)臣。
趙國每況日下,屢遭秦國攻打,接連丟失宜安、平陽、武城、狼孟、番吾等郡。
要不是大將李牧力挽狂瀾,他們現(xiàn)在都不知道在秦國哪個邊境服役了。
今日大王突然上朝,憂心忡忡的樣子,原來是感受到了新的威脅。
群臣面面相覷之下,卻沒有人先開口說話。
這血屠閻羅之名已經(jīng)傳遍諸國,這些大臣沒有不知道的,生怕一開口就被趙王拍去對付那屠子。
到時候可就騎虎難下了。
趙王遷看著下方反應(yīng),還以為眾臣不了解趙誠,于是繼續(xù)說道:
“此人率八千輕騎,不帶輜重,八日滅韓,殺敵酷烈,鋒芒無盡,所過之處,銳不可當(dāng)!”
“被韓人稱為血屠閻羅!”
“近來,寡人更是聽聞他在秦國章臺宮殿前擊殺昌平君八百方士門客,其中更有多年前從燕國逃出的醉屠子?!?
“可見此人武力不凡,極為勇猛?!?
“如今他得到秦王賞識,令其在曾經(jīng)的鐵鷹銳士基礎(chǔ)上,另建血衣軍,據(jù)密諜說此軍人人都修有煉體之法,而且精進(jìn)奇快無比?!?
“秦國虎狼之師本就難以對付?!?
“如今韓滅之后,秦國更具地利,還有如此猛將,若是那血屠親率血衣軍,自韓境疾襲邯鄲,又該如何抵擋?”
趙王遷憂心忡忡,實(shí)在由不得他不擔(dān)心。
當(dāng)初嬴政的父親子楚被派往趙國做質(zhì)子,經(jīng)過長平之戰(zhàn),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士卒之后,秦趙便長期交惡。
子楚在邯鄲的地位極為尷尬,不但生活困頓,甚至備受敵視,處處針對。
而作為他兒子的嬴政,自出生就被打上秦人標(biāo)簽,從小就被敵視長大。
趙王遷作為趙國上層,王室之后,對其自然更是輕蔑無比。
不但多次在公開場合,帶著其他貴族子弟嘲諷其質(zhì)子之子的身份,更曾找人對其進(jìn)行語侮辱,甚至推搡毆打。
就算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也是多番刁難。
甚至給趙姬家中施壓,讓嬴政在其家族都不受待見,被嚴(yán)重排擠。
如今形勢逆轉(zhuǎn),大秦如此強(qiáng)橫,嬴政的復(fù)仇之心更是昭然若揭。
剛剛上位沒多久就多次攻打趙國,可想而知,其對趙國這些高層貴族有多大的恨意。
如今韓國沒了,秦具有如此地勢,就算他用屁股想,那也知道用不了多久,等韓地鞏固穩(wěn)定下來,秦王必然攻趙。
而那血屠如日中天,秦王必然以他為鋒。
可趙王遷思來想去,怎么都想不到李牧如何抵御趙誠。
之前兩線作戰(zhàn),李牧各種回旋拉扯,才算是堪堪打退秦國的攻勢。
現(xiàn)在好了,三線作戰(zhàn),就算李牧多長一個腦袋,那也是忙不過來的。
更何況那趙誠的勇猛,比秦國其他那幾個猛將嚇人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