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血雨下了很久。
顧余生面前的那一把斬龍劍被龍血淋得滾燙。
劍靈寶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劍吸取了太多龍血的緣故,昏昏沉沉,但她不喜歡進入劍本身蘊養(yǎng),而是進入靈葫的蓮臺陷入深度沉睡。
顧余生在曠野的大雨中站了很久,才勉強從那眩暈中恢復過來。
他看著天空逐漸消散的烏云,不自覺的陷入沉思:
那盤亙在天空中的黃龍,絕對不是蟒,也絕不是蛟,更不是螭,而是擁有絕對純正血脈的黃龍。
黃龍神游四海,比一般的真龍還要神秘。
顧余生以神識翻動書箱中的一本志記,里面果然有提及黃龍:
黃龍騰于山巔深海,善假于非類,智行大道,受圣人訓誡,以窺長生。
也就是說,黃龍是真龍一族中,唯一向往人族大道的龍族。
可剛剛一場激戰(zhàn),是顧余生目前為止見到過最震撼的戰(zhàn)斗:黃龍騰空躍下,顯露龐大真身,以龍爪對敵,竟然在力道上輸了,真龍之軀被倒飛空中,龍鱗刺破,鮮血灑落曠野。
黃龍的敵人是誰?
他聽見了一聲蒼古的牛叫。
那一道聲音震碎山河,讓顧余生七竅流血!
他雖然未凝結(jié)金丹,卻也是唯一合道之極而入的歸一境,修行穩(wěn)固,神魂與肉身契合,無比完整,加上神識強大,連金丹境的修士都未必能及。
一震之威。
猶勝真龍!
若非親身經(jīng)歷。
顧余生都有些不敢相信剛剛發(fā)生的一幕。
就算是天上謫仙打架,也未必有如此恐怖。
顧余生伸手握住那一把飲滿黃龍真血的劍,劍身沉重如山,他無法揮動自如,更無法懸配在身,只好將它收入靈葫蘊養(yǎng)。
天空烏云散去。
金燦燦的光從天空灑照下來。
當顧余生看向前方時,整個人再次愣?。?
只見千里平地,一道深淵溝壑南北延伸,隱約可見地底的巖漿滾滾,煙氣飄蕩。
原本處處盛開的野花和草木,受到黃龍之血的澆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
一片森林瘋漲。
朵朵野花成黃花。
樹高百丈。
大地發(fā)出轟隆隆的聲音。
潛伏在地底的妖獸,上古奇蟲在蘇醒,天上的大妖,都在往這片森林飛來,他們?yōu)榱藸幍靡豢|真龍血脈,在這一片森林廝殺。
風吹來。
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血腥氣。
顧余生不由地打了個寒顫。
此地不宜久留。
他雖然無法長時間御空飛行,但也顧不得許多,背著書箱,沿著南北貫穿的溝壑,施展蒼龍訣,身影如龍。
片刻后。
顧余生眉頭微皺。
他的蒼龍訣已經(jīng)修煉到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nèi)容!
廟門一扇開,一扇關。
打開的半門已朽,緊閉的一半朱紅的木漆還沒有褪色,上面杏黃的幡布隨風飄蕩。
廟門一半一半。
半扇度己。
半扇度人。
破廟的佛像,從打開的門看去,只見半身佛,佛像拈花看世間,一半被門遮擋。
顧余生背著書箱而至,進不得半扇門。
他兩手一合,心中感念遮雨之恩。
遂以雙手推開另外一扇門。
矗立多年的佛像,悲憫的看著世間眾生。
大雨滂沱。
顧余生跨過門檻,理了理身上的衣衫。
他朝佛像再拜。
欲借宿半程,等雨停了就走。
佛案雖破,里面有杏黃佛帛包裹的草墩,還有沒有燒盡的余炭,素碗土鍋也是有的。
過往這里的行人,也頗為知恩,以果盤,干餅,食物等放于佛像前,敬了廟中佛,也敬了心中佛,還可以供避雨之人取用。
敬過佛的東西。
世人皆吃得。
不沾因果。
不染百病。
顧余生感覺到無比的疲憊,這是他第一次卸下背后的書箱,換一套衣服后,把火塘點燃,支起大鍋架,從廟前的古井用木桶取水倒進大大的土鍋。
山外修行者不避葷戒。
佛前人間煙火。
亦是人生眾相。
佛前土鍋如缽盂,大肚能容。
土碗口平,以祈眾生不受饑餓苦難。
顧余生從靈葫取出沿路采摘的野菜,蘑菇,山珍和肉塊一起燴了個滿鍋。
大雨向來留客。
萬一有人來,即便是取一碗佛前熱湯共飲,也算結(jié)一場善緣。
他雖無意入空門。
卻也愿意在佛前做善僧。
天空灰暗下去,雨越下越大,狂風吹動佛門吱呀作響。
顧余生點燃架子上的油燈,又點燃佛前的蠟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