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您就聽我一句勸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來不及我也不走,我家房子今年才翻新的,花了我們一家子半輩子積蓄,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家里頭!”
“大姐!你說的這叫什么話,我不都跟你說了嗎,災后當?shù)貢o補償款的,到時候你們一家老小還能重新回來,現(xiàn)在是在救你的命??!”
一名年輕武警正在努力勸說這戶人家趕緊搬離。
全家老小都答應了,可就是這位執(zhí)拗的大姐怎么都不愿意搬走,說什么也要守著這房子。
即便是年輕戰(zhàn)士已經(jīng)告訴他,堤壩那邊快要支撐不住了,隨時都有爆發(fā)洪澇的風險,她依舊是不為所動。
眼看情況僵持不下,小戰(zhàn)士情急之下只能和大姐丈夫家人溝通了一下,隨后扛起人就往車上送。
家里能夠攜帶的值錢物品已經(jīng)都拿上了,一家老小風風火火的提著編織袋就往車上沖。
......
鎮(zhèn)上的居委會大喇叭不停的喊話,村道上的村委們也在積極動員。
地方派出所的民警,交警,消防員,醫(yī)護人員也是同樣,在接到命令后的第一時間就開始幫助疏散老百姓。
縣里二三十萬的老百姓,想要在短時間內(nèi)進行有效撤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多方積極配合,共同協(xié)作才能完成。
而此時,第三大隊大隊長王元松正背著一個腿腳不便的大爺,從一棟居民樓里下來。
雖然,根據(jù)專家推測,洪水最多只會淹沒一層,部分低洼區(qū)域會淹到二層。
住在居民樓里,三層以上居民可以自行躲在家中,等待洪水退去。
但年輕人能夠待得住,那些個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人可不一定熬的過去。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王元松專門帶人去住宅小區(qū),將這些個身體狀況不佳的大爺大媽從樓上背下來,轉(zhuǎn)移到安全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