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白生生的小手一伸,在燕然手中的箭囊里抽出一支箭,然后舉起箭,將箭桿展示給燕然看:
“上面寫著‘腹心’兩個契丹字,這支騎兵是完顏氏皇族衛(wèi)隊‘腹心部’,也就是剛才李銅錘所說的‘扎合猛安’?!?
燕然知道這位蘇依瑤姑娘原本生長在遼東,也正因為她對遼國和金國都很熟悉,才被自己任命為遼金諜報處的處長。
當(dāng)他向著箭桿上看去,果然見到了上面兩個奇奇怪怪的契丹文字。
同時這三個箭囊里的三種箭形制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制作得相當(dāng)扎實考究,一看就不是普通軍士能用得起的。
所謂“蕎麥棱”就是箭桿前端的箭鏃,長得像一支一寸半長的小寶劍,很窄但是很厚實,對于皮甲和鎖子甲的穿刺力很強。
至于寸金鑿子,則是一根筷子般的四棱方柱,頂端被磨成了平平的鑿子刃。
這種箭頭對于札甲和宋軍鱗甲的破甲能力,也是相當(dāng)強悍。
而那寬刃箭則是沒有破甲的功效,主要用于殺傷無防護的目標(biāo)或者馬匹。
這種箭簇能在被射中的部位形成很大的傷口,造成的傷害和流血速度都相當(dāng)可觀。
以燕然的眼光當(dāng)然看得出來,這三種箭鏃都是用純鋼鍛打的。
尤其那寸金鑿子,幾乎可以達到大宋制作鋼銼時用的‘墜子鋼’水準(zhǔn),這確實不是一般的金國部隊能裝備得起的。
“金國強軍,女真精銳啊老師!”
蘇依瑤姑娘見到燕然已經(jīng)看明白了,笑著向老師說了一句。
“咱打的就是精銳!”燕然也笑了笑。
此時在燕然周圍,他的門人弟子聽到小公爺這么說,心中都不由得豪氣暗生!
這一場突發(fā)遭遇戰(zhàn)的勝利,都讓大家的心中暗自振奮。
尤其是在他們聽到蘇依瑤姑娘說,這還是一支女真精銳的情形之下,大家就更是興奮不已。
可這時的燕然心里卻清楚,其實這場勝利固然是占了新式武器的便宜,但更多的其實是敵軍完全不了解火藥武器的原因。
真打起來沒這么容易的……也不會一點傷亡都沒有。
有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燕然有了后膛裝填的步槍,對上那些揮舞著馬刀的騎兵,不就是戰(zhàn)無不勝了嗎?
可燕然卻是心中有數(shù),真實的情況絕非如此,真實的沙場征戰(zhàn)也來不得一絲一毫的想當(dāng)然。
要知道即便到了二次大戰(zhàn)時,那個坦克橫行、機槍鋪天蓋地的時代,蘇維埃騎兵依然是一支戰(zhàn)功赫赫的部隊。
而在咱們?nèi)A夏的抗戰(zhàn)時期,也是因為被西北馬隊大量殺傷我軍戰(zhàn)士,彭雪峰將軍才憤而成立了我們的第一支騎兵部隊。
彭將軍將他命名為“紅色哥薩克”,同時也鍛造了后世聞名遐邇的馬刀“雪峰刀”。
所以燕然非常清楚,即便他部隊已經(jīng)裝備了史上最先進的火藥武器,可他想要獲得勝利,依然要嚴(yán)謹(jǐn)?shù)闹贫☉?zhàn)術(shù),重視士兵訓(xùn)練,在戰(zhàn)士數(shù)量上達到規(guī)模,甚至要掌握和敵人不相上下的馬匹機動能力。
只有這幾項條件和精銳的武器同時具備,才能真正獲得勝利!
如果燕然真的迷信自己造出來的武器,甚至把步槍往訓(xùn)練過兩三個月的農(nóng)民軍手里一塞,就指望他們能擊敗金國強軍……
到時候等到拐子馬襲擾,鐵浮屠沖鋒的時候,你就知道什么叫災(zāi)難了……裝備精良的意大利軍隊又不是沒被非洲老鄉(xiāng)擊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