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菁聽后,眼中閃過一絲明亮的光芒,她立刻明白了鄧晨的意圖:“我明白了,鄧晨。我會去和說書先生們溝通,確保他們能夠把我們的聲音傳遞給更多的普通人?!?
鄧晨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又補充道:“你再去郡學找你的小文君,讓她發(fā)動學子給普通百姓讀報!”
媯菁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她知道文君在郡學中的影響力,以及她對正義事業(yè)的熱情:“好,我會去找文君,動員她和她的同學們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來。”
在這個計劃中,每個人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鄧晨作為整個行動的策劃者和領導者,孔柳作為筆鋒犀利的主編,而媯菁則作為聯(lián)系普通百姓和學子們的橋梁。
鄧晨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外面的星空,深吸了一口氣:“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時代。我們要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為這個世界帶來一絲光明?!?
孔柳和媯菁也站起身,走到鄧晨的身邊,三人的目光一同望向遠方,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第二天,晨光初現(xiàn),鄧晨、孔柳和媯菁便早早地聚集在鄧晨的書房中,開始忙碌著籌劃創(chuàng)刊的事宜。書房內(nèi)擺放著各種紙張、墨水和文房四寶,墻上掛著幾幅書法作品,營造出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
鄧晨站在書桌前,手中拿著一張剛剛草擬的刊物草圖,眉頭微蹙,似乎在思考著什么??琢蛬傒挤謩e坐在兩側(cè),手中各自拿著一些文稿,不時地交換著意見。
“刊名是刊物的靈魂,我們得起一個響亮而又有深意的名字?!编嚦看蚱屏顺聊?,提出了討論的焦點。
孔柳放下手中的文稿,沉思了一會兒,提議道:“既然是面向士子和學子,又要揭露時弊,不如就叫‘士林風骨’,如何?”
媯菁聽后,微微搖頭:“‘士林風骨’雖好,但似乎太過文雅,缺乏一點沖擊力。”
鄧晨點頭表示贊同:“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引起共鳴,同時又不過于直白的名字。讓我想想……”他踱步到窗邊,凝視著窗外的景色,思緒飛揚。
片刻后,鄧晨轉(zhuǎn)身,眼中閃過一絲光芒:“有了,不如就叫‘新知錄’,既表達了我們傳播新知、新思想的愿望,又顯得含蓄而有力量?!?
孔柳和媯菁相互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認可??琢氖址Q贊:“‘新知錄’好,既有新意,又不失深度,非常適合我們的刊物?!?
媯菁也補充道:“這個名字簡潔有力,易于傳播,相信能夠吸引很多人的注意?!?
三人對刊名達成了共識,接下來開始討論刊物的內(nèi)容和欄目設置。他們決定設立“時政評論”、“學術(shù)探討”、“百姓生活”和“文學藝術(shù)”等欄目,旨在全方位地展現(xiàn)社會現(xiàn)象,傳遞正能量。
討論中,三人各抒己見,氣氛熱烈而充滿活力。他們知道,這份刊物將成為他們傳播理念、影響社會的重要平臺。通過這份刊物,他們希望能夠激發(fā)人們的思考,促進社會的進步。
鄧晨、孔柳和媯菁正沉浸在創(chuàng)刊的討論中,鄧肖的突然到來和帶來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原本熱烈的氣氛瞬間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