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腦子里就沒有質(zhì)疑自己命令的那根弦,哪怕是讓他火中取栗,他都能毫不猶豫的把手伸進(jìn)炭火里。
李世民太了解他了,他不是想不想跟自己對著干,也不是能不能和敢不敢的問題,而是他心里根本就沒這個概念,沒有人提醒、教唆他的話,他就起不了這種念頭。
昨天自己在吩咐尉遲恭的時候,屋子里就只有一個李承乾躲在屏風(fēng)后面,李承乾不可能直接去找尉遲恭,他很懂得避諱,他就沒有主動接近過任何一個朝臣。
而且李承乾肯定也是支持自己這么干的,他應(yīng)該知道自己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給長孫無忌敲個警鐘,就想達(dá)到兔死狐悲、芝焚蕙嘆這么個殺雞儆猴的效果。
一定是李承乾把這件事說給李泰聽了,李泰就抽風(fēng)地跑過去打亂了自己的計劃。
自己寧愿背上晚年糊涂以至于隨意冤殺重臣的惡名,只為了給李泰留下一個清平世界,不想讓那些老臣、重臣,一個個在李泰面前居功自傲。
再好的刀也得順手才行,這也是為什么陸清能夠平步青云,以躥天猴似的速度升官的原因。
李世民就是看準(zhǔn)了陸清對李泰的忠誠和聽話,哪怕能力欠缺,也不是問題,能力可以鍛煉。
只要這把刀能讓你找到如臂使指的感覺,刀不鋒利可以磨,刀不順手那就不能要了。
真的這么冤殺唐儉,李世民心里不會難過嗎?他真的一點不心痛嗎?難過啊,他整整一宿沒合眼,往事歷歷哪一樁、哪一件都忘不掉。
就和下棋一樣,哪顆棋子有罪?但是為了大局,總有些棋子是要舍棄的。
李世民不只一次發(fā)過毒誓,只要他在一天就保長孫一天,一定要和長孫無忌同掌江山,打天下時共進(jìn)共退共患難,坐天下時同心同德同富貴。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