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門閥選官制度,徹底推行科舉制,這是早晚的事,只是眼下實現(xiàn)不了,眼下只能拿它當(dāng)個目標。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李泰深知“慢就是快”,速度放慢才可以平穩(wěn)安全的達到目的地,區(qū)別只是早點晚點而已。
快往往只是一時快意,卻不一定能達到目的地,所謂欲速則不達。
李世民差點就拍案而起了,一看李泰站了起來,他馬上氣就消了一半,笑呵呵的看著他說道:“你有什么看法?”
“鄭段璋冒親騙官,這只是一個人犯下的案子,一人一案何足更改制度?”李泰溫和又堅定的往下說道。
“比如我們大唐有一百個官員,如果只有一個人犯了錯,那就只需要懲戒這一個人?!?
“如果有十個人犯了同樣的錯,那就應(yīng)該追究領(lǐng)導(dǎo),一定是領(lǐng)導(dǎo)的引導(dǎo)有誤?!?
“假設(shè)有三五十人,甚至更多的人犯了同樣的錯,那就必須要考慮修改典章制度?!?
李泰扭頭看了一眼李恪,又朝上一揖:“三皇兄揪著這一人一事,就要修改制度,未免小題大作了。”
“兒請求徹查冒親騙官之事,看看這種事到底是個人個案,還是已經(jīng)靡然成風(fēng),查清楚之后再決定如何處理,方為上策?!?
ps:這章依然是為“陽光男孩徐小寶”加更。
pps:歷史上的崔仁師其實是支持李泰的,并且受李泰的連累而被罷官,不是跟李泰做對的,這里主要是找個世家代表出來,他出身比較合適,我說一聲就是告訴杠精們,史實我是清楚的,麻煩你換個杠點。
另ps:大家看這本書不要太糾結(jié)于時間線問題,因為歷史不像玄幻、仙俠類的,主角可以長生不老。如果時間線不變,主角要等到二十七八歲才能登基,那就太老了。有的讀者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李承乾怎么三個月就從重慶跑到包頭了呢?事實上,呃,沒有事實,就是說按常理,他從黔州到薛延陀,這是二到三年的故事。陸清也是,他出去連打帶忽悠的走了幾十個小國,沒有兩三年回不來,可是幾個月就讓他回來了?,F(xiàn)在大家發(fā)現(xiàn)永葆青春的秘密了嗎?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做最多的事情啊,比如看書的同時還能順手給個五星好評,對吧?祝好人好運好夢成真!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