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方道人想不通,天下為何變化如此之快。
明明三山法會時那位少年將軍才初顯鋒芒,為何不過數月他便光耀天下了。
這不合理,依照道門傳承規(guī)律,求道之士應當步步前行,待到法全一道時再加祖師尊號。
可現在卻是月前道人入江湖,歸來已是大真人。
就算他天資非凡、悟性超絕,也不該進展如此之快。
“難道他仗劍下山,一路降妖除魔殺出了浩大名望。
若是如此,我需換個態(tài)度與他說話,免得他不善辭只善伏魔?!?
作為一個不善辭、精于演法的善戰(zhàn)之士,志方道人太了解莽夫殺才的秉性了。
對于這等人需用順毛法,免得對方費時費力傳身教。
“不對,為何你倆皆與明初祖師有關聯,唯我一人是外客?!?
沉思間,志方道長突然發(fā)現了一個大問題。
那便是霞光凈樂、妙道清源兩派合力將他排除在外,獨享受了道門大真人之福。
這怎么能行,天下道門是一家、金壇乾元不孤傲,無論如何也該混上一份交情才對。
眼見舊友憂心此事,李思當即大包大攬道。
“小事,你喚我一聲師叔、我再喚周道兄一聲師叔,這關系不就定下來了嗎?!?
“師叔所甚對,是我心急了?!?
“···,志方道友,你是不是偷偷磨練面皮了。”
“師叔說的是哪里話,其實我素來尊師重道,只因不善辭顯得有些嚴肅罷了?!?
李思本想尋舊友顯擺一番,不想被其無賴法輕易化解。
一時竟不知是他得償所愿,還是不慎敗了一籌。
三派掌門說笑、人間弟子論道,皆說自家妙法高,靜待掌教顯真容。
周元觀望此景、終知名聲聚眾。
不是他到何地處處盛會,而是盛會因他召開,無他才會平靜。
由此可見,或許隨著他的身份不斷變化,已很難作為獨行自在客了。
“我等拜見掌教,請掌教承接法劍、統(tǒng)領道脈?!?
三位傳法真人、數十秘境道人一同敬拜,驚的人間修士也來俯首。
少年人誰沒幾分好奇,亦有幾分心氣,雖然表面守理,暗地里卻偷偷眺望那青袍道人。
這一看,他們方知那人也是少年。
一身青袍瀟灑、竹笛木簪逍遙,隨意挽了發(fā),似是江湖客,風隨笛音現、隱隱道青華。
“竟是他?”
“他是誰?”
“你不知嗎,那是招引七星之士、名動天下之人?!?
人間道人心情復雜,猶如看著昨日同窗高升輔宰,已能執(zhí)掌天下綱領,而自已還在故地求學。
不過他們很快就釋然了。
這也挺好,他們近來被周元的故事一驚再驚,心中早已認定,天下間若真有人能成道,也該是傳說中的周元。
“我偷偷問了傳法真人,周掌教尚未成道,他的名望多是伏魔所得?!?
“嗯,那我們更要恭敬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