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情平靜,聲音低醇溫和,好似說的是不相干的事。
皇后眼底瞬間紅了。
寧王訕訕,“你回家啊,回家不就安全了……”
害的母后日日記掛他。
“好了,不可對你兄長不敬。”
皇后語略帶威嚴。
為抓到幕后真兇,帝后沒有告知兩位皇子秋獵全部真相。
寧王這樣說,皇后愈加愧疚長子,是孩子不想回家嗎,是他有家不能回。
還不是因為有他們這樣一對糊涂的父母。
擔心寧王再說出什么刺痛長子的話,皇后忙出聲阻止。
太子倒是依舊面目平和,看向兩個弟弟,說回寧王最開始的問題,“你們當真不知為何挨打?”
寧王很認真搖頭,又遲疑道,“是因為我跟蹤謝霆舟,他讓你打我們的?”
云王亦看向他,眼神求解惑。
太子看兩人這樣,便想到謝瑾瑤記錄的內(nèi)容。
寧王死,云王殘,皇帝崩,江山旁落。
皇帝為何會出事,他不知道,但兩位皇子落得那樣一個下場,與他們平日不作為有關。
尤其寧王,腦子幾乎就是擺設,壓根不懂世間險惡,他們被帝后保護得太好了。
“本宮打你們,是因為你們身為皇子,享皇家尊榮,受百姓供奉,卻沒能擔起該擔的責任。”
揍寧王他們的真正原因,他自是不會說的。
寧王卻道,“一山不容二虎,有父皇,有你就夠了啊,我們也不會。”
這不是他們游手好閑的理由,但現(xiàn)在不是教訓他們的時候,太子道,“你們先出去,我有事要同父皇母后說?!?
“你怎么比以前還霸道了呢?!?
寧王嘀咕,“一來就要和我搶母后?!?
帝后都想知道太子為什么會突然回來,便開口將兩小的趕了出去。
其實他們也已意識到,他們對兩位皇子的教養(yǎng)出了問題,太子剛剛那話,叫他們有些尷尬。
屋里只剩三人后,太子再次跪下,直道,“兒臣當年不曾弒君,是康樂派死士易容成兒臣,朝父皇射箭?!?
他從懷里拿出一張紙,“這是康樂與前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溫成密謀的書信?!?
是他從大長公主那里得來的證據(jù)。
皇帝接過那張紙,的確是康樂字跡。
從書信內(nèi)容看,也如他們猜想的那般,溫城故意將霧天呈報成晴天,好配合康樂利用大霧設局。
“好一個康樂,好一個溫城?!?
皇帝將信用力拍在桌上,隨即想到什么,又緩和了神情,“是朕誤會了你?!?
害你這些年流落在外。
皇后則直接哭出了聲,“對不起,死士扮作你的樣子,朝你父皇下死手。
緊接著你又出現(xiàn),手里還拿著弓箭,又那么巧地對著你父皇,母后嚇壞了。
母后不是真的要傷你,母后擔心你做出無可挽回之事,便想射掉你手中弓箭。
可我沒想到自己射藝不精,竟射向了你的心口,是母后的錯,都是母后的錯。”
帝后沒有懷疑,直接信了他的話,在太子預料之中,否則他也不會輕易現(xiàn)身。
“當時兒臣正在追獵物,沒想漸漸起霧,搭弓是為防身?!?
誰想,皇帝剛被刺殺,一群人正護著皇帝,他就舉箭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
的確叫人誤會。
只能說,康樂當年謀劃的確精準,還有個大長公主,太子又道,“并非母后技術(shù)不行,而是大長公主的人用內(nèi)力催動了母后的箭?!?
當時霧氣繚繞,他們又都擔心皇帝安危,因而無人發(fā)現(xiàn)。
“還有鳳儀宮護衛(wèi)頭領亦是康樂的人,準確說是康樂安插在母后身邊的人。
無論是護衛(wèi)頭領,還是康樂,他們當初救母后,都是為贏得母后信任刻意為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