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以后你還能在我老陳家族譜里單開一頁呢!”
陳尋都有點無奈了。
他也搞不懂,為什么自個兒老爸對于族譜單開一頁有著這么大的執(zhí)念……
不過想來也是,江城雖然不算是浙閩地區(qū),但也算是南方,宗族文化保留了一部分。
自己父親陳大山又在農村長大,肯定對族譜單開一頁有執(zhí)念!
而周小慧也幫著勸說陳尋:“這些記者來一趟也不容易,接受采訪也行啊,而且能上電視呢,多風光呀!”
聽到母親周小慧的話,又看到父親陳大山滿是殷切的眼神,陳尋也算是無奈了。
他對那些媒體記者說道:
“我可以接受你們的采訪,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盡快!我只給你們每個人二十分鐘的時間……”
那些記者心中非常驚喜,道:
“二十分鐘足夠了!”
“陳神醫(yī),二十分鐘是綽綽有余的……”
“沒錯,謝謝陳神醫(yī),這二十分鐘對我來講,也是足夠!”
這三波記者也是目光灼灼。
陳尋也就干脆找了處休息室,接受了這三波記者的采訪。
記者們主要是圍繞陳尋的心態(tài),進行詢問,然后順便問了一下,陳尋是用什么手段救下那些孩子的。
得知陳尋是用傳統(tǒng)中醫(yī)止血,并且吊住了孩子們的性命,這些記者有一個算一個,都挺驚訝的。
“陳先生,您確認嗎?”
陳尋點點頭:“沒錯,中醫(y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里面隱藏著不少不為人知的厲害技巧,我剛好學到了一些,也能用于實處……”
他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說了一下,又簡單介紹了一下中醫(yī),并且在話語中有意宣揚了一下中醫(yī)的優(yōu)勢。
其實,在陳尋跟著龔昱成學中醫(yī)之前,他對于中醫(yī)的認知還不算特別深厚,認為中醫(yī)雖然能治病,但應該是經驗科學一類的。
但當他真正學習中醫(yī)之后,他也算是理解了自己的想法有多么的無知。
中醫(yī)是有一套成熟的、標準化的理論的。
而且,其實高深的中醫(yī)已經和武道綁定了,修煉出了內氣的武者,在中醫(yī)一途上可謂是“一日千里”!
也唯有能掌握內氣的中醫(yī),才能吊打西醫(yī)。
而這些記者也都認真地記錄了陳尋的想法。
等這次三波記者先后結束采訪,也已經是傍晚時分。
陳尋琢磨了一下,也沒有立刻開車回鄉(xiāng)下。
而是在醫(yī)院附近找了個賓館,讓爸媽和裴念婉入住,準備次日再開車回鄉(xiāng)下。
陳大山還刻意問了一下農業(yè)公司的人,農業(yè)公司那邊表示不打緊,他才放心。
……
時間一晃而過,次日六點多。
陳尋等人起來,簡單吃了些東西,就驅車前往了鄉(xiāng)下。
回到家里之前,陳大山就和農業(yè)公司的人知會了一聲。
等到了家里,農業(yè)公司的人已經在門口等候了。
那是一個看上去很是精干的壯小伙,一上來就用熱情的語氣說道:
“請問你就是陳大山陳伯吧?我叫方天賜,是紫陽農業(yè)公司的人,也是負責跟你們對接的!”
這小伙子語氣熱情,姿態(tài)從容,看樣子也較為真誠。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