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老頭并不知道程卿是程知遠的女兒。
太孫雖然僥幸從火場逃生,然身中奇毒,已經(jīng)破壞了他的體質(zhì),令女子懷孕已殊為不易,好幾次都滑胎了,唯有一女子平平安安懷胎十月,拼命生下一胎,當(dāng)時太孫身體已經(jīng)非常虛弱,努力撐著就是想親眼看見孩子出生。
寄予希望的“少主”,卻是個女嬰,太孫失望。
更叫人絕望的是,這個女嬰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
這孩子一夭折,太孫強撐的那口氣就散了,認為老天爺都認定了皇位屬于蕭毓仲,太孫在絕望中嘔血咽氣。
程知遠跪在太孫遺體前痛哭,不肯接受這樣的事實。
當(dāng)時陶不亦在場。
陶不是被程知遠找來給太孫解毒的,陶不的師門為蕭毓仲所滅,程知遠利誘陶不,允諾太孫復(fù)位后誅殺蕭毓仲為陶不師門報仇。
但太孫身體太差了,毒入心肺,等不及陶不研發(fā)的解藥。
陶不痛恨蕭毓仲不假,對毓章太子這一脈同樣沒有好感,他師門的無妄之災(zāi),皆因蕭氏內(nèi)部的傾軋。
太孫一死,毓章太子這一支血脈算是斷絕了,程知遠萬般絕望。
陶不心頭既惋惜又解恨,他唯恐天下不亂,建議程知遠另尋嬰孩冒充“真龍血脈”:若是程知遠的計劃成功,將來一個不是蕭家血脈的人坐了皇位,繼承了大魏的江山,那就太好玩了!
縱是程知遠的計劃失敗,于他也沒什么損失,有“毓章太子舊部”們搗亂,蕭毓仲的皇位坐著不穩(wěn),正是他想看到的!
程知遠接受了陶不這個建議。
當(dāng)時他們正在趕路,柳氏懷著第二胎即將臨盆……倉促間,從別處尋來的嬰孩,哪能保證其天賦資質(zhì),難道隨便一個農(nóng)婦生的孩子都能冒充“真龍血脈”嗎?
顯然是不行的!
而且去外面找,終歸會留下痕跡。
程知遠再三考慮之后,將目標(biāo)放在了柳氏的肚子里的一胎上。
程知遠自負聰明,生下的孩子不會資質(zhì)太差。
何況自己的骨肉,將來縱有什么分歧也好以“父親”身份壓制。
程知遠一旦下定決心,就再不遲疑,當(dāng)下隱瞞了太孫的死訊和太孫血脈夭折的事實,讓陶不利用藥物催產(chǎn),使柳氏提前半月發(fā)動,生下了一女。
陶不在心里笑程知遠就是個岳父命,前后兩個妻子都生不出兒子,又問程知遠該如何是好。
女嬰是沒辦法當(dāng)皇帝的呀!
正確的應(yīng)對之法是趁著其他人不知道,盡快尋其他男嬰冒充才對。
然程知遠真是夠大膽,竟放棄了尋找其他男嬰冒充“真龍血脈”,堅持要用自己的第四女……反正都已是混淆真龍血脈,是男是女又有何關(guān)系?
把女兒充作兒子養(yǎng)大!
陶不覺得這樣做也挺好的。
坐上皇位的不僅不是蕭家人,還是個女子,大魏的開國皇帝蕭太祖若泉下有知,只怕都要氣得活過來!
陶不想辦法維持太孫尸身不腐,與程知遠一道演了一出“托孤”的好戲,當(dāng)著其他先太子舊部的面,假扮了病危的太孫,命程知遠撫養(yǎng)“少主”。
太孫的面容在火中燒傷,傷口愈合后留下難看的疤痕,太孫常年帶著面具示人,程知遠為了替先太子平反,連自己的前程都放棄了,其他人對程知遠并沒有懷疑,這一場“托孤”大戲圓滿落幕,自此,先太子的舊部們都知道了程知遠肩負著撫養(yǎng)“少主”的重任。
“少主”將以程知遠的獨子身份長大。
大家為了守護這個秘密,自覺將程知遠稱作了“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