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要管崔鵬要銀子,崔鵬不敢不給。
幸而崔鵬可以打著三皇子門下人的旗號,在生意場上能比從前賺得多,崔鵬還能應付三皇子這邊的需求。
一場千秋宴,諸多皇子各有成算,整個京城都熱鬧了起來。
在崔鵬給三皇子籌措銀子時,崔家人正在往京城趕路。
崔彥來信說同意了妹妹五娘和周恒的婚事,崔老爺和崔太太就要帶著女兒進京。一家三口這一進京,短期內(nèi)應該是不回宣都府了,自然有許多行李要收拾。
半屋金磚怎么辦?
崔老爺和崔太太一番商議,決定將金磚帶一半上京城。
崔彥的仕途剛起步,需要銀子打點啊,這時候可不能再扣扣索索了。
夫妻倆白天收拾行李,晚上就蹲在屋里撬磚。
墻上的金磚不能動,一動屋子會塌,地上的金磚卻被崔老爺全部撬起,用馬車拖去錢莊,直接存在了錢莊里……這么大一筆錢財,要想安安全全存進錢莊,除了崔彥的進士名頭,少不得程五老爺?shù)膸兔?,崔老爺以前的人脈關(guān)系都不在宣都府,何況崔鵬接手崔家后,崔老爺?shù)娜嗣}基本都廢了。
崔老爺能拿出這樣大一筆錢財,程五老爺一點都不意外。
完全沒有才奇怪好不好,崔老爺好歹是白手起家的大商賈,哪能一點后路都不留,狡兔三窟,這筆錢財看著不少,或許還不是崔老爺全部的家底子。
不過讓程五老爺想不到的是,崔老爺撬了一半金磚存錢莊,剩下的一半居然只派了兩個老仆留守,拍拍屁股就帶著妻女上京了。
與崔家一起上京的,還有周恒母親和周恒的妹妹。
崔五娘和周恒要完婚,少不了周母的見證。
崔太太原本還想替女兒考驗下婆母是否好相處,結(jié)果才和周母同行兩日,崔太太就完全歇了心思。
周母從前就是個秀才娘子,每日帶著女兒們養(yǎng)蠶紡絲供周恒讀書,習慣了悶頭做事,不是那種牙尖嘴利的村婦。
上了船,周母精神恍惚悶悶不樂,崔太太百般關(guān)心,周恒妹妹才紅著臉告知:
“母親擔心家里沒了主人,養(yǎng)著的一群雞鴨沒人照料,這一去京城,恐怕到收稻時都回不了南儀?!?
“……”
周恒中舉后周家就不同于一般鄉(xiāng)戶人家了。
有人帶田地和銀子來投靠,還有自賣自身的,自然有了奴仆。
不過周母不放心把事情都交給奴仆,帶著周恒的妹妹們依舊要干活,只是不如從前那么勞累。
崔太太一聽這話就知道自己白擔憂了,周恒母親一心惦記著鄉(xiāng)下那一攤子家業(yè),應該不會在京城久居。
那等五娘和周恒成了親,周家人不在京城,周恒也只有多和崔家多走動。
崔五娘雖是出嫁,和沒嫁也差不多呀!
忙完了五娘的婚事,再給崔彥找個賢惠的妻子,沒準兒自己很快就能抱上孫子了。
崔太太想著那樣的場面,笑得眼睛都瞇起。
崔老爺就沒想這些家長里短的瑣事。
崔彥高中二甲進士,崔老爺歡喜得身體都強健了不少。心情好,身體也恢復的快,崔老爺積極治病,積極鍛煉,如今走路沒什么大問題了,就是還有只胳膊使不上力。
這都是小事嘛,他又不用親自去搬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