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氣到眼睛通紅。
她不稀罕女兒有什么縣主的封號,倒情愿救了太后的是別人。
她氣的是宮里不夠體恤,蓉娘才剛能下地行走,就下旨讓蓉娘進宮。
去了皇宮還能不磕頭不跪嗎?
起起跪跪,蓉娘的腿還要不要了!
李氏更氣是程六老爺身為親叔叔,那內(nèi)監(jiān)來傳旨時,程六老爺明明可以說明情況,向太后請求緩個十天半月進宮,偏偏一聲不吭!
這是什么親叔叔?
六老爺以前并不是這樣的人。
李氏簡直快不認(rèn)識程六老爺了。
或許她一直就沒熟悉過程六老爺,做嫂子的本也不好和小叔子多來往,程六老爺這么多年來又一直在外做官……所以她和丈夫覺得程六老爺會給蓉娘找個好夫婿,程六老爺卻想用蓉娘攀富貴?
不,眼前站著的不僅是程六老爺,而是工部程尚書。
李氏諷刺一笑。
李氏真想立刻帶女兒回南儀去,程蓉的腿傷還沒完全好,受不得顛簸,耽誤了李氏的行程。
李氏發(fā)飆,程尚書不好和嫂子爭執(zhí),背著手走了,尚書夫人卻留下相勸:
“嫂子,太后的懿旨誰能反抗?太后召見蓉娘,自有蓉娘的好處,嫂子莫要擔(dān)心,等蓉娘進宮那天,我陪著蓉娘去,保證蓉娘好好進宮,又完好無缺的出來!”
李氏心中極為不快。
是了,自己身上沒有誥命,卻不能陪蓉娘進宮。
程蓉也勸李氏:
“無事,進宮謝恩原就是應(yīng)該的,太后極為慈愛,女兒不會受什么蹉跎?!?
好不容易將李氏勸回房,只剩母女二人了,程蓉才將頭輕輕放在李氏肩上。
“母親莫憂,叔叔是工部尚書,他有自己的考量。女兒尊重他,卻不會盲從,他的想法并不是女兒的,進了宮女兒會保護好自己!”
日子若能過得舒舒服服的,她何必要舍命去救太后?
孟懷謹(jǐn)問她想不想擺脫當(dāng)下的困境,她再三考慮后同意了,所以才去了大慈悲寺。求仁得仁,她雖斷了一條腿,卻果然解了困局,原本對她示好的皇子沒了蹤跡,程蓉一點也不可惜,反而差點笑出聲。
就為這件事,程蓉萬分感激孟懷謹(jǐn)。
這個人當(dāng)初雖然不想娶她,卻還記得程氏的恩情!
孟懷謹(jǐn)既知道太后會身陷危險,完全可以自己去大慈悲寺爭那救駕之功,卻把功勞讓給了她……程蓉靠著母親,嘴角翹了起來。
自己曾經(jīng)心悅過的孟懷謹(jǐn),是個非常不錯的人,這讓程蓉感覺很高興。
她對孟懷謹(jǐn)?shù)脑{咒好像太毒了些?
人家只是不想娶她,怎么就沒有資格得到幸福了嘛。
程蓉想到自己還扇過孟懷謹(jǐn)一巴掌,心中十分歉然。
等下次有機會見孟懷謹(jǐn),還是向他道個歉吧。
程蓉軟語撒嬌,李氏的心都快化了。
“蓉娘,在這京城呆著,娘心里總是不踏實。不管你叔叔打什么主意,咱們都不應(yīng)承,等你進宮見完太后,咱娘倆就啟程回南儀去,你腿傷未愈,娘叫馬車慢慢的走,出了京城我們就改水路,坐船不會顛著你,你說好不好?”
程蓉輕輕嗯了一聲。
“我也吃不慣京城的飯菜,南儀多好呀,這趟回去,我可再也不來京城了?!?
母女倆商議好了,李氏也犯不著再對程六老爺夫婦使臉色,反而再三拜托程六夫人照應(yīng)程蓉。
程六夫人將覲見的規(guī)矩告知程蓉,第三天就帶著程蓉進了宮。
皇宮大內(nèi)宮墻高高,倆人由宮女領(lǐng)路,不敢亂問也不敢亂看,順順利利到了太后所在壽康宮。
壽康宮已經(jīng)有人在了。
福貞長公主帶著女兒柔嘉縣主在。
程蓉跟著程六夫人一起見禮,太后讓她趕緊起來:“好孩子,腿上的傷還未好吧,不必拘謹(jǐn),快來哀家身邊坐下?!?
太后果然極為慈愛,并沒有用宮規(guī)約束程蓉,還讓宮女搬來繡墩給程蓉賜座。
福貞長公主也很和善,說沒有程蓉的勇敢,太后的鳳體必會受損,又當(dāng)場褪下手腕的鐲子要送給程蓉。
程蓉卻之不恭,只好謝過福貞長公主,收下了手鐲。
柔嘉縣主依偎在太后身旁,聲音嬌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