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
承恩公夫人心里很不痛快,還想再說,卻被皇后不耐地打斷了:“晚些,本宮再給四皇子挑個‘聽話懂事’的側(cè)妃就是?!?
皇后故意在“聽話懂事”這四個字上加重音量。
“……”承恩公夫人把剩下的話咽了回去,臉色依舊鐵青。她也懂皇后娘娘的下之意。
其實章嵐這么不聽話,硬要讓四皇子納進府,以后和謝向菱對著干,對于謝家而,也沒好處,承恩公夫人只是氣不過章家都落魄成這樣了,居然還敢如此打他們謝家的臉。
現(xiàn)在皇后都這么說了,承恩公夫人也只能認了,咬牙在心里對自己說:與章家的這筆賬以后再算,總會有機會的!
殿內(nèi)靜了下來,宮女重新給承恩公夫人上了一盅茶。
承恩公夫人深吸了好幾口氣,才勉強把心頭的怒火壓了下去,可心里還是覺得有幾分不甘心:他們謝家這次可是顏面丟盡??!連著被戚氏她們打了兩次臉……
“大嫂,”這時,皇后優(yōu)雅地淺啜了一口熱茶后,抬眼對上承恩公夫人的眼眸,又道,“至于女學,本宮會派人去和戚先生說的?!?
“多謝皇后娘娘?!背卸鞴蛉诉B忙站起身來,對著皇后福身謝過,總算是滿意了,唇角也有了笑意。
既然有皇后給女學施壓,那幾個女學所謂的大家就該知道她們大錯特錯了,哼,她就等著戚氏她們登門來給自家賠罪。
承恩公夫人又坐了回去,飲了兩口熱茶,冷靜了不少,這才想起了國公爺?shù)慕淮?
“皇后娘娘,”承恩公夫人撫了撫衣袖,又道,“臣婦這次進宮來見您,其實還有一件要要事,是關(guān)于大皇子殿下……”
皇后眉眼一動,低頭喝了口茶。
承恩公夫人接著道:“國公爺?shù)囊馑际?,還是要盡快把大皇子殿下從南境召回來?!?
皇后驚訝地微微睜眼,不明所以。
承恩公夫人勾了勾唇,露出幾分指點江山的傲然,提點道:“皇后娘娘,我們可不能讓大皇子殿下在南境立下大功啊?!?
皇后眸色微凝,端著茶盅的手指也繃緊了,停頓在了半空中。
殿內(nèi)的氣氛在她幾個細微的神情變化中變得凝重肅穆起來。
承恩公夫人理了理思緒,有條不紊地往下說:“本來四皇子殿下養(yǎng)在您膝下,與大皇子殿下相比,自是占了優(yōu)勢,可若是大皇子殿下在南境立了大功回來,那么四皇子的優(yōu)勢可就不存在了。畢竟,四皇子殿下不是真正的嫡子。”
“現(xiàn)在,大皇子殿下不在京,端木憲和貴妃師出無名,才能做出這一副‘不爭不搶’的做派,恐怕他們打的主意就是以靜制動,意圖攛掇岑隱那閹賊對上四皇子殿下,好將來漁翁得利??!”
皇后若有所思地動了動眉梢,把茶盅放下了,接過宮女遞來的帕子,有些心不在焉地擦了擦嘴角,思緒飛轉(zhuǎn)。
她明白承恩公夫人的意思。
如今朝堂上誰人不知這未來的天子十有八九就是從四皇子與大皇子之中擇出,因為大皇子不在京,所以端木憲和端木貴妃這段時日一直隱而不發(fā),讓她也摸不準他們到底還藏著什么暗招。
現(xiàn)在可說是,四皇子在明,大皇子在暗。
可等大皇子從南境回來了,端木家和端木貴妃恐怕就要按耐不住了。
便是端木家能沉得住氣,那些想要從龍之功的官員能沉得住嗎?!
等到了那個時候,岑隱就不會只把矛頭對準謝家和四皇子,他會看到端木家也并非是真的不爭不搶,如此,就可四兩撥千斤地瓦解端木家和岑隱的關(guān)系。
也許,他們可以先聯(lián)合端木家把岑隱“解決”了,然后再來對付端木家。
想著,皇后的心跳砰砰加快,體內(nèi)的血液也沸騰了起來,有些心動,有些躍躍欲試,可是隨即又擰了擰眉頭,煩燥地說道:“……本宮對朝堂政務(wù)還插不上手?!?
只要她一天沒有垂簾聽政,她就受制于“后宮不得干政”的限制,自然也就不能下令把大皇子從南境叫回來。
聽皇后這么一說,承恩公夫人的心卻是徹底放下了,知道這事算是成了。
她臉上還是一派恭敬沉穩(wěn),唇角卻是在皇后看不到的角度翹了翹,洋洋得意。
她來之前早就得了承恩公的叮嚀,也早就想到了皇后的顧忌,因而此刻胸有成竹,溫聲道:“皇后娘娘,此差矣。這哪里是朝堂政務(wù),分明就是家務(wù)事。”
皇后心念一動,動了動眉梢,似是若有所悟。
“古語有云,天下之事,孝為上第一。這父親病重,身為長子當然得回來侍疾。”承恩公夫人一派義正辭的樣子。
“……”皇后半垂眼瞼,擋住了眸底的異芒,沉默不語,似在思忖。
承恩公夫人倒也不著急,以她對皇后的了解,皇后已經(jīng)心動了,只是皇后為人處世一向瞻前顧后,猶豫不決。
果然——
“這事……本宮再想想?!被屎蟮暤?。
承恩公夫人恭聲應了,琢磨著過兩天再來給皇后游說一番,這事應該就成了。
她不動聲色地對著一旁的金嬤嬤使了一個眼色,示意她這兩天多給皇后敲兩下邊鼓。
金嬤嬤飛快地點了下頭,垂首恭立在一旁。
皇后還在分心想著大皇子的事,對于殿內(nèi)的暗潮涌動毫無所覺。
她沉吟了一下,轉(zhuǎn)頭吩咐金嬤嬤道:“金嬤嬤,你親自去一趟蕙蘭苑,和戚先生說一下關(guān)于謝六姑娘的事。”
“是,皇后娘娘?!苯饗邒哳I(lǐng)命而去。
皇后面沉如水,想了想后,低聲道:“本宮記得章家五姑娘的父親是翰林院的吧?”
承恩公夫人心中一動,連忙應是:“是翰林院侍讀學士?!毙⌒奈迤返氖套x學士還真是尾巴都快翹上天了!
“翰林院的徐侍講好像學問不錯?!被屎笥值馈?
“徐侍講可是隆治十年的探花郎,學問當然是不錯的?!背卸鞴蛉诵南赂?,眸放異彩,這位徐侍講是早向他們謝家投了誠的。
“徐侍講在翰林院這么多年,也是該升一升了……”
皇后的語外之音顯然是要奪了章文澈侍讀學士的差事,讓徐侍講頂上去。
“皇后娘娘,正該如此!”承恩公夫人喜形于色,連忙附和道,“娘娘您就是脾氣太好了,以致這什么阿貓阿狗都想來踩上一腳,娘娘您可是一國之母,就讓這些人都看看您的威儀!”
“這章家啊,不就是仗著是所謂的百年世家嘛,倘若這章家下一任的當家人是個白身,看他們這世家的尊嚴還怎么維系!所謂的四大世家,也不過是旁人的一句恭維,還不是皇家給的圣寵,才讓他們章家昌盛了百年!”
“就該讓章家知道娘娘的厲害,免得他們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乎所以了?!?
承恩公夫人口若懸河地夸獎奉承著皇后,心里痛快極了。
哼,等到章文澈被奪了差事,章家才知道怕,才知道后悔,也來不及了!
承恩公夫人捏了捏袖口,嘴角不屑地撇了撇。
她就等章家來承恩公府求自己時,到時候,有仇報仇,有氣出氣,有賬算賬就是!
承恩公夫人一邊想著,一邊慢悠悠地端起了手邊的青花瓷茶盅,只覺得這茶也比之前香了,比之前更甘甜了。
今天的天氣可真是不錯!
承恩公夫人憤憤地來,神采煥發(fā)地走了,回府后,就給承恩公遞了話,把皇后的意思說了。
承恩公雖然上次因為狎妓的事挨了笞,又丟了光祿寺的差事,但是爵位還在,又是皇后的親兄長,算是四皇子一派的領(lǐng)頭人,立刻讓人十萬火急地把翰林院的徐侍講給找來了,把事情一說,心里覺得這一次也是他們謝家拉攏人心的大好機會。
旁人見徐侍講投靠他們謝家得了好,想來也能分清這謝家與端木家到底是孰輕孰重、孰優(yōu)孰劣了。
然而,結(jié)果卻完全出乎承恩公的預料。
“國公爺,您……您莫非還不知道?”
徐侍講年過四旬,鬢發(fā)間已經(jīng)夾雜了不少銀絲,穿著一件天青色直裰,身形已經(jīng)開始發(fā)福,相貌尋常,若非是身上還有幾分讀書人的清高,放到人群中,怕是也沒人會注意到。
徐侍講一臉復雜地說道:“今早,章文澈就被調(diào)走了,是岑隱親自下的調(diào)令?!?
“你說什么?”承恩公驚得差點沒失態(tài)地站了起來,追問道,“調(diào)去哪兒了?”
徐侍講誠實地答道:“回國公爺,至于調(diào)去哪兒,下官就不知道了。”頓了頓,他又補充了一句,“應該是升了?!?
承恩公好像是當面被打了一巴掌似的,狠狠地咬著牙,臉頰上的肌肉抽動不已。
岑隱簡直是欺人太甚!
章家前日才剛打了謝家的臉,岑隱今天就讓人高升,他分明就是故意和他們謝家過不去,故意向世人宣告,誰跟謝家過不去,他就升誰!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
等等……章文澈,或者說,章家難道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想到這個可能性,承恩公眼中覆上一層陰鷙。
京城的另一邊,此刻身處章府的章文澈也在想著這道突如其來的調(diào)令。
不過,他心里更多的是疑惑與驚訝。
章家如今雖然富貴依舊,但近十來年來,已經(jīng)距離朝堂越來越遠了,章老太爺也幾次與兒子們感慨過,就此下去的話,恐怕幾代后,章家也會漸漸落沒。
所以,章老太爺一開始讓長子章文軒來京,就是為了讓章家重回朝堂做準備,結(jié)果章文軒犯下大錯,只能由章文澈代替他留在京,這兩年一直被留在翰林院。
兩年了,說他心里不急,那也是假的,但現(xiàn)在的朝堂啊……
想著過去這兩年在京中、在朝堂的種種見聞,章文澈心里唏噓有之,厭煩有之,嘆息有之,無奈亦有之。
結(jié)果沒有想到,竟然是在這個關(guān)口,他收到了這個讓他去晉州的調(diào)令。
章文澈知道從去冬開始,晉州就亂了,現(xiàn)在也就是北境更危急,才讓晉州的問題被人“刻意”地無視了。
晉州之亂、晉州之危其實已經(jīng)迫在眉睫。
章文澈看得出來,雖然此行去晉州的這個差事有點苦,卻是于國于民有利,一旦辦得好,就是大功一件,足以讓他在朝堂上站穩(wěn)腳跟。
讓他驚訝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