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面確實沒有敵機的信號源。
當下眾人立即調整探測角度,減小盲區(qū)。
很快,目標信號源再次出現(xiàn)在顯示器上。
見狀,眾人稍稍松了口氣。
但很快,目標信號再次消失了。
就這樣,空警一號上面的科研人員不斷的調整著雷達的探測角度,與對面的“敵機”展開了貓抓老鼠游戲。
但是,敵機的信號源一直都是處于斷斷續(xù)續(xù)若隱若現(xiàn)的狀態(tài)。
盡管并沒有徹底的跟丟敵機,但是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空警一號在探測低空飛行目標的時候,效果堪憂。
這對于一款主打預警探測的預警機來說,缺陷可以說是致命的。
周揚也知道,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和機載雷達的性能有直接關系。
這也讓周揚想起了“空警一號”項目下馬的原因!
空警一號項目下馬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就是周揚之前吐槽的飛機平臺太老。
圖-4飛機雖然做了改進加強,畢竟保留了原來的結構,強度上可能有平臺故障隱患。
第二個原因就是雷達不達標,由于未能突破當時新興的脈沖多普勒技術,導致“空警一號”的預警機雷達,從陸地上空探測低空目標時,地雜波太強,探測性能比較一般。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掌握新興的脈沖多普勒技術,當時賊鷹等國的預警機上已經開始突破這項技術,因此“空警一號”項目也就下馬了。
想到這些,周揚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