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登基,二皇子落敗,而落敗者只有一個親王稱號,被打發(fā)到地方上。
段十風(fēng)看著寶座上的新帝,也不知他在這個位置能坐多久,他們段家最后就扶了這么個玩意兒起來,心間微涼。耳邊全是朝臣的阿諛獻頌。
呵!一道鈞旨就想讓魏澤回京,都在做大夢!等著吧,且看他回不回,一個個最后都被他當(dāng)狗兒?!?
不論是京都城還是地方,上至侯門公府,下至普通百姓,皆知魏澤回京一事,如今大隊人馬已行至路上,譬如,他們到了哪個城頭,下一站點又是哪里,傳得是有模有樣,也不知這消息是怎么傳出的,魏澤人還沒到,前方已得到消息,甚至很多旅人和客商都說在路上見過他們的車隊。
新帝一片歡喜,他已設(shè)下人馬埋伏,只等魏澤回京,便將他拿下,再用他引出魏氏家眷,一個也別想活著離開。
當(dāng)年他在別院中吸用“化神粉”,魏澤帶人查抄,害他被父皇厭棄,被天下人鄙夷,幾年都緩不過勁兒,這一筆賬總算可以報了。
魏澤前行的消息斷續(xù)傳來,新帝已經(jīng)有些等不及,每日都沉浸在斬殺魏澤的幻想中。
然而,傳來的消息漸漸變了,一開始是魏澤在路上染了風(fēng)寒,不得不在某一城鎮(zhèn)暫歇養(yǎng)病,過了一段時間,傳來的消息是魏澤病體未愈,遠駕勞從,堅持朝京都趕路,
又過了一段時日,傳來了最后一條消息,魏澤病體復(fù)發(fā),人不能行,虛氣懸吊,口不能,不得不打道返回。
坊間皆傳,魏大將軍身體抱恙,為表忠誠,覲見朝圣,人差點死在半路上,一時間眾人感嘆唏噓,臣忠服于君,君卻不恤臣子。
新帝慪得有進氣,沒出氣,眼白多,眼黑少。
消息傳來傳去,卻沒一人見過魏澤本人,只道是插了魏字旗的大隊人馬,人馬每到一處,必有消息散出,商旅游仕所見是真,傳出的消息也是真,全都是真,可偏偏沒見到人。
……
如今正值隆冬,邊城比內(nèi)陸更冷一些,前些時候又才下了一場大雪,把個邊關(guān)眾城殺得白茫茫一片。
應(yīng)城將軍府的后院,亦是一片銀裝素裹,一陣寒風(fēng)吹來,把枝頭的積雪吹得梨花亂舞。
暖閣中卻是鋪了厚厚的氈毯,桌椅屏風(fēng),陳設(shè)精致。外面寒氣逼人,屋內(nèi)氣暖如春。
只見幾個衣著華麗小襖兒,頭戴珠翠的女子正圍坐暖爐,旁邊丫鬟媳婦們或坐或站陪著說笑。
“嫂嫂,給我抱抱小大姐兒?!贝髁加裾干系慕渲福f給貼身丫頭紅芍,怕這些銀金掛到孩子。
安姐兒正在禾草膝蓋上玩手指,白粉糯糯的,幾個月的孩子已經(jīng)可以發(fā)出簡單的咿咿呀呀,禾草笑著把她抱給戴良玉。
戴良玉才一抱住,孩子就睜著一雙干凈清靈的大眼看著她,呵笑了一會兒,然后轉(zhuǎn)身伸手讓禾草抱。
戴良玉看著喜歡,拿小玩意兒哄她,安姐兒一會便被小玩意兒吸引了,伸手就要,戴良玉將小玩意兒給了她,教她喊:“姑——姑——”
孩子一邊玩一邊學(xué),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嘴里發(fā)得什么音。
眾人一聽就笑了,直說安姐兒會叫姑姑了,戴良玉歡喜得拿臉揾她的小腦袋,又香又軟。
戴良玉還沒抱夠,魏宛姣在旁邊看得眼饞,也要搶著抱,戴良玉舍不得松手,魏宛姣就從旁邊拿了一個小鈴鐺,逗弄她,也讓安姐兒叫她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