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那位就是d大人啊?”
中樞首長要來,閑雜人等自然不能隨意在廠內(nèi)走動。
李天明三人都被安排在了李學軍的辦公室。
等了好一會兒,就見一行人從樓前經(jīng)過。
孫福滿、李學軍,還有海城市一眾領導的簇擁著,中間是個身量不高的老人。
李天明一眼就認了出來。
d!
年前王作先給李天明看過那篇社論之后沒多久,報紙上關于真理標準的討論愈演愈烈。
看那架勢,很有早些年運動開始前的感覺。
一幫在粉碎xx幫之后失勢的老家伙們也準備伺機而動,打算將這潭水攪混,重新登臺。
但是這一次,中樞首長們非常果斷,沒有讓這場爭論影響到國家好不容易迎來的穩(wěn)定。
歷史終于發(fā)生了改變,沒有像上一世那樣,等到十一屆三中全會才正式確定以老人家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就在春節(jié)剛過沒多久,報紙上便接連爆出了重磅炸彈。
提出兩個fs的h姓領導提出了辭職,老人家在眾多老功勛的擁護下,順利接手了權利。
此后的兩個月時間,雖然一直沒什么大動作,但李天明還是能感覺到,老人家正在醞釀著一場足以改變國家,乃至影響世界的大動作。
“天明!”
孫立急匆匆的跑了進來,激動得面色漲紅。
“快,首長點名要見你!”
呃?
李天明一愣:“首長咋知道我在廠里?”
“你就別問了,趕緊的,還能讓首長等你!”
那是不能,李天明多大的臉,敢讓首長等著。
“你們倆就在這兒,哪都別去!”
李天明交代了一聲,跟在孫立身后急匆匆的下了樓。
此刻老人家正在煉鋼車間的連鑄工段。
車間主任和技術科、生產(chǎn)科的領導正在為老人家介紹煉鋼的工序。
“這些設備看上去都有著年紀嘍!”
孫福滿忙道:“首長,這些設備有一部分還是解放時接收的,還有一些是50年代大蘇援助的,重型天車是70年代初,從東德引進的!”
老人家點點頭,接著又向技術科科長發(fā)問。
“這位同志,你是管技術的,我們這些人里,你是明白人,你來說說,我們海城鋼鐵廠的設備,和世界上那些發(fā)達國家相比,處在一個什么樣的水平!”
原先的技術科科長秦有禎已經(jīng)靠邊站了,現(xiàn)在主管技術科的是原先廠里的一位工程師,50年代留蘇的大學生。
“首長,我……”
“講實話!”
“我們廠的設備……至少落后一代!”
老人家似乎并不意外:“還是保守嘍,我們派出去考察的同志,帶回來的消息,還有拍的一些影像,我都看過嘍,再不發(fā)展,不迎頭趕上,怎么得了!”
聽到老人家這么說,在場眾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
之前十年,人們都在忙著階級斗爭鬧革命,反倒是忽視了生產(chǎn)。
好在現(xiàn)如今國家已經(jīng)趨于穩(wěn)定,國家的政策也在發(fā)生著改變。
只不過要讓這么龐大的一個國家,在短時間內(nèi)調(diào)轉方向,又談何容易。
最近這段時間,老人家一直在考慮這件事,并且已經(jīng)有一些想法。
“首長,李天明同志到了!”
老人家點點頭,很快李天明便被帶到了跟前。
“首長!”
這次來的不止是老人家,還有王作先等一眾領導。
“天明同志,我們又見面了!”
李天明連忙握住了老人家的手。
兩人上次見面,還是前年的廣交會上。
得知李天明在廠里,老人家突然很想見見這個膽大包天的小伙子。
雖然李天明的一些想法很不成熟,很激進,甚至是……
很幼稚!
但他的那些思路,總能從意想不到的角度,帶來啟發(fā)。
老人家最近在考慮的計劃,已經(jīng)在中樞領導班子中討論過好幾次了。
只是同志之間還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尤其是一部分老同志,對他的想法顧慮重重。
這次來海城,老人家正是打著考察海城鋼鐵廠的名義,想私下里見見李天明這個小諸葛。
在鋼鐵廠各個車間轉了一圈,最后還去了去年年底建成的職工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