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幾個戶頭上的錢,除了留下保障生產的,余下的全都分了吧!”
之前因為擔心太張揚,每一筆收入,村里都會截留一部分。
可現在不行了,戶頭上存著那么多錢,這就是惹禍的根苗。
而且,誰知道哪股風刮過來,到時候,戶頭上存著的錢,全都給充公了咋整。
風波過去,能不能要得回來都不一定。
李天明能帶著鄉(xiāng)親們一起賺錢,他是好樣的,可要是錢沒了的話……
這不是賭人性的時候,而是人之常情。
“這……太多了吧?”
這幾個戶頭上到底存了多少錢,只有李學慶和會計馬長山最清楚。
全都等下去,村里還不得人人實現社會主義?。?
上面萬一追究的話……
饒是李老渾子,也沒這么大的膽量。
“分到鄉(xiāng)親們手里,總比便宜了別人強。”
李學慶聞,表情頓時變得嚴肅。
便宜別人?
那可不行!
“天明,你這是……聽到啥消息了?”
“叔,細情您就別問了,按我說的辦,這可是鄉(xiāng)親們一起賺下的,只能落在鄉(xiāng)親們的手里?!?
李學慶雖然滿心的疑惑,但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
“行,就按你說的辦,可縣里的儲蓄所也沒這么多錢??!”
這么大的一筆錢,想要取出來可不容易。
“分批取,您讓馬長山做好計劃,每次取多少,實在不行,讓學國叔和縣財政局打招呼?!?
錢必須拿到手里,只要分下去,到了鄉(xiāng)親們的手里,誰也別想再收走。
“好,這事明天就辦。”
雖然不知道要發(fā)生什么,可李天明做事向來有譜,李學慶只要照辦就行了。
“還有明年養(yǎng)殖場,規(guī)模也要適當縮小?!?
李學慶剛要問,這又是為啥,卻張了張嘴還是忍住了。
回來的時候,李天明想了一路。
錢的事好解決,只要分下去,就算有人再怎么不滿也沒轍。
難道還能去老百姓家里搶?
誰要是敢這么干,那是自絕于人民。
到時候,老百姓一人一口吐沫就能淹死他。
可村里這幾個集體企業(yè)該怎么抗過未來的風波?
停止運行肯定不行。
且不說養(yǎng)殖場,單單是電風扇廠,電飯煲廠,還有去年剛建起來的罐頭廠。
加在一起,就有好幾百工人。
廠子要是停工的話,難道讓他們都回去種地?
已經習慣了掙工資,誰還愿意去掙工分。
而且,廠子又不是李天明一個人的,要說服整個大柳鎮(zhèn)的鄉(xiāng)親們,可沒那么容易。
李天明最后想出來的辦法是縮小產能,用于出口賺外匯的部分不能動,那就只能動國內這部分了。
“不光是養(yǎng)殖場,電風扇廠和罐頭廠的產量也要降下來?!?
對抗時代洪流最后的沖擊肯定不行,現行反革命的大帽子,李天明也扛不住。
他能做的就是面對有可能出現的狀況時,盡可能地減小損失。
李學慶也不打算問內情了,李天明說要咋辦就咋辦。
“行,這事你拿主意?!?
“關鍵還是分紅,最好家家戶戶通知下去,錢到了手里,千萬別張揚,能不用的先別用?!?
李天明也知道,這么大的一筆錢分下去,肯定會引來很多麻煩。
不過好在他和李學慶如今在村里的威望高,他們說的話,鄉(xiāng)親們還是愿意聽的。
“咱們分一下,你負責一部分,我負責一部分,挨家挨戶上門去說?!?
李學慶抽出一支煙,面露煩躁,李天明做了這么多準備,他也預感到或許有大事發(fā)生。
“但愿是我杞人憂天吧!”
說完正事,李天明起身回家,天洪還在外面等著呢。
李天明從其中一個紙盒子里拿出一條煙。
“叔,見者有份!”
李學慶也不推辭,接過夾在腋下,頂著風雪走了。
“走,回家!”
到了家門口,李天明叫住天洪,又拿了幾袋奶粉和兩罐麥乳精。
“給你嫂子的!”
張秀芝也懷孕了,老大振邦已經兩歲了。
天洪扛著箱子走了。
李天明敲開門。
“哥!你咋才回來?”
小蓉說著,接過一個箱子,兩兄妹進了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