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都指望你,我這當叔的也幫不上忙?!?
“您可千萬別這么說,要是沒您支持,我啥事都干不成!”
當初最早往鋼鐵廠送魚,要不是李學慶大力支持,肯定成不了。
“您別擔心我,我年輕輕的,還能怕累,再說了,這送魚的活,我也沒打算還和以前那樣干?!?
前些年為了賺錢,毫無節(jié)制地大肆捕撈,葦海里的魚都快要絕種了。
不光是魚,還有草甸子里的野鴨子、大雁,老鱉,明顯不想以前那么多。
“這葦海是老祖宗留給咱,咱還得一輩一輩地往下傳,可不能讓子孫后代罵咱們敗家!”
李學慶聞連連點頭:“是這個理,都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咱可不能挖個坑留給后輩兒孫!”
“我去年就和孫立說好了,往后每個禮拜送一車,一車最多兩三千斤,棉紡廠和電機廠那邊,每個月送一車就行了,咱得把這個聚寶盆護好了!”
“你想好了就行,具體咋干,都聽你的!”
吃過飯,李學慶又待了一會兒便回家了。
李天明坐在門口抽著煙。
“哥,你就不該幫杜鵑,她當初……你咋能對她心軟!”
小蓉一邊刷碗,一邊發(fā)著牢騷。
“我不是心軟,這事不管咋說,天洪摻和進去了,人家要是抓著不放,就說是被天洪給嚇著了,咱能說得清楚?!?
宋曉雨也跟著說:“你哥說得對,咱不能落人口實?!?
小蓉還是不服氣,但哥嫂都這么說,她也只好閉口不。
李天明看著小蓉還是氣呼呼的模樣,笑著岔開了話題。
“最近忙,也忘了問你,牛建邦沒給你來封信?”
小蓉聞,瞬間紅了臉,低著頭也不說話。
“來信了,來信了!”
宋曉雨笑道。
小蓉只上了兩年小學,識字不多,牛建邦寄來的信,還是宋曉雨念給她聽的。
就連回信,也是宋曉雨代筆。
“算那小子有良心!”
李天明說著,回頭看向紅著臉的小蓉。
但愿小蓉和牛建邦能有一個好結(jié)果吧!
轉(zhuǎn)天,李天明還是一如既往地早早起來了,先去自留地轉(zhuǎn)了一圈,回家吃過早飯,緊接著到了工地,臨近中午的時候,又扛著鐵锨去修壟溝。
“天明,快歇歇吧!”
“就是啊,全村就數(shù)你最累,這活有我們就行,耽誤不了!”
看到李天明,鄉(xiāng)親們紛紛勸著。
李天明是村里的帶頭人,他要是累壞了身子,那還得了。
“不累,信不信,我現(xiàn)在氣頭,不等收工,就能追上你們!”
說著話,李天明已經(jīng)下到了溝底,掄起膀子就開干。
鄉(xiāng)親們看著,就沒有一個不佩服的。
難怪人家能把日子越過越紅火,不但腦子好使,干活也肯下死力氣。
“都愣著干啥呢?學學人家天明?!?
金利吆喝了一聲,有些剛剛還在磨洋工的社員,只覺得臉上一陣發(fā)燙,哪還敢再偷懶。
“收工啦,收工啦!”
李天明直起腰,明明是最后一個到的,可干的卻比任何人都多。
“哥,我去把車開過來!”
天洪打了聲招呼,叫上馬遠一起走了。
李天明回家吃了晚飯,帶上點兒干糧,溜溜達達地到了葦海邊上。
“這魚確實不好抓了,一網(wǎng)下去才這么點兒!”
李學慶想到昨天晚上李天明和他說的那些話,臉上的表情也帶著點兒無奈。
以前下網(wǎng),魚多到要三五個人才能將網(wǎng)拖上來。
看看現(xiàn)在……
這還是去年養(yǎng)了整整一年,要不然的話,怕是還要更少。
鐵皮箱子里注了水,眾人一起忙活把魚裝上了車。
“天明,路上慢點兒開,千萬注意安全!”
“放心吧!”
李天明招呼著天洪和馬遠,趁著天黑涼快上了路。
“咱們村……真是全靠天明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