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話語神態(tài)不似試探,反而像是真情流露。
或許在她看來,于野所走過的星域、幽冥,遠比她的神域更為廣闊,也更為多姿多彩。
于野回頭一瞥,深有感觸道:“船上的人,想著抵達彼岸,岸上的人,想著揚帆渡海遠航,你青鸞與于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所何意?”
青鸞忽然來了興趣,道:“你所說的乘船渡海,僅存在于典籍之中,愿聞其詳!”
于野默然無語。
這位神修高人,或許見過凡人的漁舟,卻從未見過渡海之船,更沒有揚帆遠航的經(jīng)歷,此時的她更像是一個涉世未深、滿懷童趣的小女子。
他與對方同為修士,卻境遇迥異,對于生死的感悟,也不盡相同?;蛘哒f,彼此毫無交集,只是陰差陽錯,或機緣巧合,這才牽扯糾纏不斷。
而數(shù)百年的生生死死、風風雨雨,一時讓他如何說起?
他見青鸞神色期待,摸出幾枚玉簡與幾卷獸皮冊子丟了過去,其中記載著大澤、蘄州、燕州的風土人情與趣聞軼事,或能滿足她的好奇之心。
青鸞揮袖卷起玉簡與卷冊,饒有興趣般地查看起來。
于野趁機收斂心神,閉上雙眼,掐動法訣之際,四周片片虛空裂開。與此同時,他周身光芒閃動,隨之破碎的虛空之中,隱隱浮現(xiàn)出又一道人影,彼此眉目神態(tài)一致,便是衣著打扮也一模一樣。
青鸞有所察覺,微微愕然。
忽又一陣虛空閃爍,于野已恢復常態(tài),猶自凌空而坐,看不出絲毫異?!?
……
古溪澗。
小小的山谷尚未安靜幾日,又變得喧鬧起來。
以鴻元、子宿、梅祖為首的十多位道友,再次來到古溪澗,只為尋找于野議事。而透過天上的結(jié)界,倒是能夠看到他的身影,卻誰也不敢前去相擾,因為他身邊還有一位令人忌憚的青鸞宮主。
“神宮之行,距今不過兩個月,諸般事務(wù)亟待于道友決斷,他豈能整日待在天上呢?”
“各方齊聚古靈山,已達兩千余眾,如今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如何是好?”
“他若是投靠青鸞,又將你我置于何地?”
“哎呀,切莫妄,他的好友與弟子留在此地,或有隱情亦未可知?!?
“既然如此,煩請仙子、老狐跑上一趟,前去稟報一聲,便說我等有事找他相商!”
子宿與鴻元、梅祖無奈之下,只能求助青衣與邛山。而兩人只管守著蛟影坐在洞府門前,儼然置身事外,根本不予理會。眾人迫不得已,又請山陰子找到見淵。誰料見淵現(xiàn)身之后,二話不說便動手驅(qū)趕。
“罷了!”
梅祖不敢傷了和氣,悻悻道:“于道友神通廣大,想必已是了然于胸,你我便在古靈山等他歸來!”
吵鬧半晌依然無果,眾人只得散去。
當古溪澗再次回歸寂靜,不管是青衣、邛山,還是見淵與山陰子,均在抬頭張望,滿臉的困惑之色。
蛟影的神識看不穿結(jié)界,詢問道:“已過去一個多月,師父仍在陪著那位前輩敘話么?”
邛山搖晃著腦袋,道:“頭領(lǐng)雖然不善辭,嘴巴笨拙,而見到貌美的女子,卻是大不一樣哦……”
_l